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渔湾村通过保育朱鹮、种植纯天然水稻、开发文创产品以及建设生态农场等措施,成功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该村每月举办一次集市活动,村民可集中售卖土特产。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包括3号、4号民宿群以及房车营地、茶园、创客中心等在内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通过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Continue reading 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渔湾村通过保育朱鹮、种植纯天然水稻、开发文创产品以及建设生态农场等措施,成功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该村每月举办一次集市活动,村民可集中售卖土特产。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包括3号、4号民宿群以及房车营地、茶园、创客中心等在内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通过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Continue reading 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横岗社区举办,并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包括庆祝丰收联欢、主题宣讲和展览、农业科技装备展等多项活动,各地也将组织地域特色的庆祝丰收活动。文旅部推出了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山西省有5条线路入选,旨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农家艰辛。 Continue reading 安徽承办第6届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山西力推乡村文旅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旅游特色。广西的农业资源丰富,而且生态旅游特色独特,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西政府将大力支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广西的传统文化和土特产丰富多样,是该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特色之一。 Continue reading 广西:生态旅游的特色优势明显,传统文化及土特产方面富有多样性
春分到来,江苏也进入了最佳赏花季。全省各地纷纷推出赏花活动、文化节、花主题旅游线路,“赏花经济”也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为复苏中的文旅市场带来春的生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安徽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漫山遍野的梅花迎春绽放,姹紫嫣红,层峦起伏,粉墙黛瓦的千年古村与美丽花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吸引了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打卡,村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Continue reading 2023“赏花经济”百花齐放,为复苏中的文旅市场带来春的生机!
就在昨天(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2022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两万元。山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0年率先突破并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顾幸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Continue reading 2023一号文件发布,农民人均收入超两万元,山东农业总产居首位
七姐妹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丰富而珍贵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七姐妹山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东北的椿木营、潭河两乡的边界,与秦家大山、八大公山遥遥相望,距离宣恩县城约40公里。七姐妹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100多种具有观赏价值的,例如杜鹃18种,珙桐花遍布整个山头,兰草、木兰、吊钟花、紫薇、紫茎、野百合,到处都是。 Continue reading 湖北宣恩:自然保护区与村集体探索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共管之路
春节前夕,湖北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暨迎新春年货节在武汉市楚河汉街举行。1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举办 “非遗”年货节,棋子烧饼、麻糖等传统食品琳琅满目,评剧、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技艺集中展示,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16日,一场名为“浙里来消费·嗨购金兔年”的年货节活动在浙江杭州临平启动。另外,京东、天猫、苏宁、抖音、快手等线上电商平台均有年货节活动。 Continue reading 湖北举办优质农产品年货节,电商平台“年货节”消费呈现新趋势
一线城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建设需要重点抓好哪些任务?是土特产、特色产业融合?还是休闲农业、数字农业?这三年来,大部分的产业,都受到了影响。很多公司都被迫裁员,减少投资,有的甚至关闭了工厂或生意,让很多在城里工作的农民工不得不返回自己的故乡。虽然回老家了,钱也拿回来了,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Continue reading 政协委员建言:一线城市需要生态休闲农业与数字农业“两腿齐走”
据贵州三都警方通报(9月18日),一起客车侧翻事故:已致27人遇难20人受伤。事故发生时,车上载有47人。据金台资讯9月19日报道,贵州三都:群众自发捐赠6000斤大米支援贵阳。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新场村蜜桔迎来丰收。当下正处秋收时节,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心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50亩稻花鱼迎来丰收。 Continue reading 三都水族自治县:数千亩蜜桔与连片“稻田养鱼”实现双丰收
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春生夏长·惠风和畅”为主题,结合“五一”、端午、中国旅游日等假日节庆,推出二季度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活动。据悉,本次推出的11条“近郊乡村游”精品线路。今年“五一”假期,省内周边游、微度假继续“唱主角”。广州各区举办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游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玩打卡的同时,读懂“乡愁广州”。 Continue reading 陕西推出的11条“近郊乡村游”精品线路,广州举办丰富多样乡村游主题活动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现象,在农民身上最为凸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表现于农村。近年来,大安乡紧抓非遗载体,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文章,初见成效。从2020年开始,大安乡吸引县内外游客达2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产值500多万元,其中非遗旅游产品200多万元,同比增长100%,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 Continue reading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任务在农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条共富捷径
截至2021年6月,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78个,累计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339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2789家。整体看,我国农业品牌仍处于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区域品牌多、国际品牌少的状态。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品质稳定性不强,难以建立稳固的品牌形象与声誉,品牌建设基础有待加强。 Continue reading 我国已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78个,如何做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发展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防止盲目跟风,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产业格局。基于此,小编总结了乡村产业经济开发的九种成功模式。产业振兴为核心,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资源聚集,解决农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三产融合”,才能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Continue reading 解码乡村振兴:我国乡村产业经济开发的九种成功模式
农产品电商向来被视为电商中渗透率较低的行业,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网购渗透率低于5%,远远低于服装、3C数码等超过20%的渗透率,行业前景广阔。综合上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标准化、冷链化、品牌化”是为了保证好品质,“当地化、社交化、人格化”是为了获得信任感,“情景化、定制化、娱乐化”是为了卖出好价钱,“集散化、融合化、专业化”是为了降低总成本。 Continue reading 2021农产品电商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