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下葡萄棚架设计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温室面积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继续加大对温室建设的投入,温室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然而温室之间为避免前后相互遮阴预留狭长空地,一般南北宽度在5-8m,如按长度80m的日光温室计算,温室间空地面积在400-640m²,约占土地面积的37%,目前该部分土地要么闲置,要么种植低效作物,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温室间发展葡萄生产,既可充分利用温室间的空闲土地,又可提高经济效益,设计合理的架式结构,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达到节约耕地,提高温室间的土地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葡萄种植面积大,通常是采用双“十”架、“Y”型架和“U”型架,通常是采用在葡萄植株上方搭建整体避雨棚来进行防雨,但整体避雨棚的缺陷在于当不需要进行防雨时无法打开让葡萄进行充分光照,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葡萄栽培架无法根据葡萄实际的生长情况进行光照调节,会影响葡萄前期和中期的生产,造成前期葡萄的日灼,以及中期即转色期由于光照差导致着色不良从而影响葡萄的价格。我们于2015年优化设计日光温室棚空葡萄棚架并摸索配套相应的种植管理模式,经5年的栽培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01.棚架的设计

(1)葡萄倾斜式棚架

棚架长边呈东西向,长80m,相邻日光温室北墙并与其同长;避雨棚面和栽培架面呈南高北低倾斜式平面,棚架四角和长边上有立柱支撑,相邻两立柱间用钢管横梁连接,棚架长边每4m立一道立柱。棚架前后立柱间距离3.6m,避雨棚面宽4.8m;栽培架面前高1.5m,避雨棚面前高2m,栽培架面后高2m,避雨棚面后高2.5m,栽培架面与避雨棚面上下呈一体,由支柱连接。

棚架四角柱用内倾式顶柱稳固,所有立柱地埋部分用混凝土柱墩,避雨棚面由横向和纵向铁丝构成棚膜支撑网络,避雨棚面的铁丝拉紧与架体上部相平。在避雨棚面钢管连接的架体上打卡槽,用卡簧、压膜绳固定塑料膜,形成坚固美观的架体结构。

温室大棚下葡萄棚架设计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架主视图

温室大棚下葡萄棚架设计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架局部图

(1)避雨棚面,(2)支柱,(3) 攀爬线,(4)混凝土柱墩,(5)顶柱,(6)钢管横梁,(7)栽培架面,(8)架体,(9)卡簧,(10)卡槽

棚架前立柱上有2根铁丝在东西方向连接各立柱,用于葡萄枝蔓攀爬上架,架面上东西方向连接有7根铁丝。前立柱上连接的下面一根铁丝距地面50cm左右,上面一根铁丝距离架面上最近的一根攀爬铁丝的垂直距离约为50cm,使得苗木呈45°弯角爬上架面,从前立柱攀爬到架面的距离约为1m左右,改变葡萄下段的生长势,使葡萄可在距离地面40cm以上直至上架段留结果母枝,着生葡萄,改变过去上架与架面成直角弯,下部成空杆的设计弊端。

温室大棚下葡萄棚架设计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 整体框架的设计

温室大棚下葡萄棚架设计方案及配套栽培技术

避雨设备搭建

(2)单体水平式避雨防鸟棚架

单体水平式棚架,长80m(与温室同长),上部避雨棚面东西两边各出1m的檐,宽前后两柱间距3.6m,上部避雨棚面4.8m(垂直),棚架每4m立一道柱穴(每4m一穴)共21道柱,前后柱共42根,上部避雨棚面四周边用钢管连接整个棚面,使葡萄架面与棚面上下成一体,一柱双层的结构。前后葡萄架面距地面1.75m,呈水平式架面,避雨棚面架体前端高2.8m,后端高2.05m,架面距避雨棚面前段1.05m,后端30cm,呈前高后低15°坡度倾斜式避雨棚面,上覆盖棚膜,可使雨水直接留在葡萄定植沟内。

棚架由前后两柱支撑,前后两柱间的钢管横架焊接,棚架横梁与避雨棚面横梁上下由两支管焊接成整体,上部避雨棚面每穴中间加一道无柱架前后焊接,无柱架中间分别用2根斜支管焊接在架面梁上,后出沿边处中间穴每1m分别用两根斜支管焊接在后柱(距避雨棚面)60cm处,后边柱出沿处用斜支管与柱60cm处焊接,呈三角形状,使架体形成坚固的网架结构。

立柱地埋部分用混凝土柱墩,四角柱用倾斜式顶柱稳固,采用铁架横竖,避雨棚面四周边侧面打卡槽,用卡簧压膜绳固定棚膜,并焊接螺母,串铁丝连接防鸟网,形成坚固,实用、美观、架面与避雨面、防鸟一体的葡萄栽培架体结构。

(3)棚架的特点

合理用材,坚固实用。架体设计是根据立柱横梁和架面及避雨棚面受力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管材及铁架等材料,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缓坡上架,避免直弯易旺长。根据葡萄生长结果的特点,采取缓坡上架,减缓上架外直弯处易旺长,增加结果层面,发挥其最大效益。

倾斜式栽培

利用雨水浇灌苗木,高效利用资源。葡萄利用限根节水栽培需10-15天浇一次水,每次需要常规的40-50%的水量,葡萄避雨棚面呈南高北低,雨水可直接流入葡萄根区范围。北京通州区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7-8月份,如果这个时期降雨量在20-40mm,避雨棚面集中起来留在定植沟内就等于100-200mm的降雨量,相当于浇1到2次的水量,可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而且效果相当显著。

经实践证明,雨水温度要比井水高8-10℃,而空气中的物质带到雨水中渗入土壤转化成可利用的元素被葡萄根系吸收,促进枝体生长。根据经验,雨水浇灌第二天架梢即可显现明显的生长量,井水则需要2-3天时间才能有所变化。雨水浇苗,有利于增强葡萄生长势,促进早成形,早结果,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品质,集中雨水浇灌苗木是葡萄栽培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02.配套技术

(1)品种选择

适应当地气候、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夏日阳光、美人指、红提、巨玫瑰、圣诞玫瑰等。

美人指

(2)栽植方法

采取挖深沟的方法,挖深沟可将坚硬的褐黄土挖去,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扩大吸收根区肥土面积。

苗木栽植前要拉线定点,确定定植沟的位置,棚间宽7.1m,苗木距温室前边2.3m,定植沟北边距温室前1.95m,西边与前座温室西山墙呈一线为定植沟西边,挖长80m,宽70cm,深60cm的葡萄苗木定植沟。无土栽培废弃基质和鸡粪有机肥按1:1比例均匀混合,每个定植沟取60斤均匀施撒,改良土壤。

栽植前先解除苗木接口处的塑料包孔膜,并按苗木粗细大小分级归类,以便按苗木大小分段栽植,同时剪除苗木上的线桩、枯梢、破损根及段根,然后在温室内预热催芽一昼夜;定植时苗木放在塑料袋内浸水保湿,随栽随放,防止苗木失水,提高成活率,株距为1m,每株施尿素50g。栽植时所有苗木向西南方向倾斜45°,有利于葡萄上下架防寒埋根颈部打弯,接口部分不易断裂,浇水先浇透根区即可,然后逐步分期浇水,以避免出现使定植沟局部下沉,高低不平,苗木出现东倒西歪现象。

苗木定植后及时将后埂叠成高距地面20cm,距定植沟面高40cm,上部宽80cm,下部宽110cm的埂堰,定植沟南边距地面低20cm与地面向平,并将定植沟整成沟底宽1m,沟宽1.2m的线沟式葡萄栽培沟。整后埂堰利用多余的生土,使定植沟形成线沟状,会使早春造成小气候条件,提高沟内地温,促进萌芽。叠后埂整线沟,是有效解决葡萄安全越冬防寒埋土省工和集中肥水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3)整形修剪

葡萄倾斜式棚架苗木幼苗阶段采取双主蔓整枝技术,三年成型后改造成单主蔓整枝技术。

美人指(还未转色)

(4)病虫害防治

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5)越冬防寒

北方葡萄栽培地区,冬季葡萄枝蔓必须下架妨害埋土,要采取分期埋土。在北京通州地区,第一次要再立冬时修剪浇足水后开始埋土;第二次在小雪前,地面开始冻结时,将定植沟内全部加一层土10cm厚;第三次要在小雪后大地封冻前,从沟面共加土40-50cm厚,要显现出苗根处略高的土堆状,以利出土时注意苗根不易挫伤。并将定植沟埋成前边略低,后边高的缓坡形沟面,有利于冬天太阳直射沟面,减少冻土层厚度,安全越冬。冬季防寒埋土,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不利于枝条营养充分积累,过迟枝蔓易受冻害,特别是新定植苗木遇上早霜冻来临早的年份,葡萄根颈部易受冻伤,影响苗木萌芽和成活率。

03.应用效果

经5年的实践,2017-2019年三年的平均产量,一个温室间产葡萄1210kg,折合亩产2016kg。例如,葡萄品种巨玫瑰,根据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提供的巨玫瑰产量表现,“经宁德、南平、厦门、泉州、龙岩等地多年多点试种,嫁接苗定植5年后亩产可达1144公斤以上。”而我公司采用的栽培模式,在定植第四年后的单株产量达到14.3公斤,折算成亩产量为1907公斤。量大的同时,品质也得到提高,而其养护管理中,几乎没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且无鸟类啄食。经济效益可观。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