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附案例说明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农村乡村产业融合(第25/186篇)

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产业链发展不完全、产业融合不深入、产业发展要素缺活力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附案例说明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1)提升农产品加工

完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优化空间布局。“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2)拓展乡村特色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推进聚集发展。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培育知名品牌。 “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品牌之路。

(3)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聚焦重点区域。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比如,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自然风景区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民俗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农区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注重品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础,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路径、开发特色明显、形式多样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

打造精品工程。通过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提升服务水平。从服务标准、配套设施,真正让消费者玩的开心、吃得放心、买的舒心。

(4)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适应当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应用而生的产业,具有业态类型丰富、经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广阔等优点。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扩大服务领域。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趋势,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丰富服务内容。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体育健身、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附案例说明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

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拓展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

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交叉重组,引领农业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权责明确、治理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产业发展有机体。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和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6)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培育创业主体。培育返乡、入乡和在乡创业主体,到2025年,培育100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1500万返乡人员创业。

搭建创业平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强化创业指导,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到2025年,培育10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导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健全指导服务机制。建立指导服务平台,依托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和网络平台等,通过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创立“平台+导师+学员”服务模式。

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推行“创业+技能”、“创业+产业”的培训模式,为创业提供优良生长环境。

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乡村企业家是乡村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到2025年,建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乡村企业家队伍。

案例:常州市“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扬子晚报网6月21日讯(记者 马奔)记者6月21日从常州农业农村局获悉,《常州市“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常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规划》坚持常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常州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常州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十项重点工程,提出了常州市十大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对构建具有常州特点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指导意义。

《规划》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展基础和形势分析,主要分析“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效、存在问题和发展形势。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提出“十四五”常州乡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是培育高质量乡村产业体系,主要从做强现代种养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做活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实施好十项重点工程,分别是创新驱动工程、人才引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村改革深化工程、物质装备能力提升工程、数字赋能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品牌强农工程、农业企业股改上市工程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强化党的领导、强化改革赋能、强化政策支持、强化队伍建设、强化督察考核、强化氛围营造六方面论述。第六部分是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应时鲜果、特色花木、精品名茶、生态畜牧、现代渔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常州十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