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人民网】8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2%、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2位,总量由2015年的全国第17位跃升至第14位,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2019年以来,贵州创新实行省领导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贵州辣椒、茶叶、蓝莓、李子、猕猴桃、百香果、火龙果、刺梨等产业规模名列全国前茅,蔬菜食用菌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贵州省桐梓县官仓镇软枣猕猴桃基地。人民网 王秀芳摄

与此同时,贵州省农业发展也还存在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农业经营主体不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村陈规陋习比较突出的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必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必须有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为此,贵州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开放”“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3条意见。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贵州山地农业成为“绿色银行”。湄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重在提升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二者又共同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丰富内涵和核心支撑。意见聚焦三大体系,提出了14条具体措施。

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遏制耕地撂荒。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制定出台重要农产品分品种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实施方案,增强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到2025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4131万亩、产量1058万吨以上。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贵州山地农业唱响绿色乐章 。人民网 王秀芳摄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植业。聚焦优势产业、优势单品、优势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县域主导产业,提高规模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建设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渔业。在保护生猪产能基础上,大力发展牛羊产业,优化发展家禽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四肉”产量达到260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2万吨,奶类产量达到7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30万吨。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加大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力发展干(坚)果、花卉苗木、木本中药材、刺梨、竹、油茶、花椒、皂角等特色林业产业,推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到2025年,发展特色林业产业1900万亩;新增林下经济利用面积1000万亩,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贵州省桐梓县山地农业硕果累累。 穆丹静摄

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着眼于保障粮食安全,围绕土地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输配电等重点,以县级为主体,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的农田建设格局,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以上,耕地有效灌溉率达50%以上。

实施科技赋能强农工程。坚持科技为农、兴农、强农、富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到2025年,新增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聚焦打牢基础、推进创新、实现突破,强化种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芯片”作用。到2025年,摸清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实现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实现油菜新品种选育重大突破、生猪自育品种零突破;建成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展示基地。

实施山地农机化工程。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突出“改地宜机”“改机宜地”和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加快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望谟3.5万亩山地精品芒果丰收上市。望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全面布局、重点破局。

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坚持投入减量、生产清洁、循环利用,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行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效益优先,通过市场化方式、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步伐。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13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达50家以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3000家以上。

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坚持用标准引领质量,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贵州:聚焦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
贵州辣椒产业让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火红” 。人民网 王秀芳摄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着力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

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创建行动。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树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延伸配套、要素集聚保障、效益集中显现的农业现代化样板。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新增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6个、产业强镇40个,累计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以上。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4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声春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多年来,贵州大地上探索出了“顶云经验”“湄潭经验”“三变改革”……一场场以“三农”为中心的改革,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仍然是贵州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招。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实现“三变”改革行政村全覆盖。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政企结合、农银企产业共同体等模式。

畅通农产品市场销售。坚持完善设施、健全网络、畅通渠道、壮大主体,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完善“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组织方式,更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合作社联结作用、农民主体作用,做到合理分工、各展所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业区域合作,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建设南方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进农业精准招商,扩大农业投资总量。推进农业对外开放。

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壮大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效提升,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农业基本盘和压舱石作用进一步稳固,促进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