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政策之下教培行业的转型:研学劳动教育与科普教育是未来的风口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271/481篇)

2021年7月下旬,酝酿已久的“双减”政策落地,一场巨变席卷教培行业。2021年教培行业经历着至暗时刻……教培企业股价暴跌、大量裁员、集体转型……动荡之中,教培行业将走向何处?千万教培从业者又该何去何从?5月以来,短短半年,教培行业从无限风光到繁华散尽。一场关于教培行业裁员、转型的风波愈演愈烈,行业处于风雨飘摇中,每一个从业者的命运都充满不确定性,教培机构的员工面临再就业的困境,而那些经营着培训机构的人也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考验。

高压政策之下教培行业的转型:研学劳动教育与科普教育是未来的风口

教培行业的转型趋势

方向:布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改革的重点。从业者要顺应国家导向,升级机构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目标。像STEAM、研学实践、劳动教育、艺术、体育、科普教育这些项目是未来的风口,市场需求会不断增大,投资素质教育是不错的选择。

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

经过疫情的洗礼和行业的推动,家长已经形成了线上教育的消费习惯,行业和科技的发展让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效果差异越来小。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在未来不会是对立而战,一定会不断融合,互相补充,共同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从业者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强对硬件和技术研发的投入,转变传统运营观念,积极储备相关岗位的专业人才,借力OMO转型机会建立优势壁垒,提升机构的竞争能力。

同时,以“互联网 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从课堂延伸到课后,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从城市延伸到乡村,构建区域线上线下双师混合教学新生态,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培行业政策风口下的商机

游戏化学习,越来越火

我这次访问行程中,课外教育培训的朋友们谈论最多的是校外教育培训新规的“尺度”问题。大家都一致认为,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是学科培训中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

此次访问的几个朋友都认为,科学的、有趣的、好玩的培训项目是主管部门所支持和鼓励的。我在这次访问行程中,看到几个培训机构采用游戏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得到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欢迎。

特别是在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领域,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开始流行起来。

高压政策之下教培行业的转型:研学劳动教育与科普教育是未来的风口

6月25日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也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素质教育,火上加火

校外教育培训新规逐渐实施之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外教育培训项目受影响最大。体育、劳动、音乐、美术、舞蹈等素质类教育培训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火上加火“。

特别是体育类培训,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身体素质,并且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和高考,使到体育培训比炎热的夏天还要”火“。

除了体育培训,艺术培训机构也是门庭若市,因为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已经开始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里面了。

2021年5月6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表示,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将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

顺势而为转型,才能行稳致远

2020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俞伟跃任司长。教育部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目的是给校外教育行业立规矩,让校外培训回归到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上。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之后,很多人在猜测行业发展的趋势。其实不必猜测,早在2020年12月,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的俞伟跃在新京报举办的“2020在线教育论坛”发言时提出:“校外培训要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展音体美、琴棋书画等培训,特别在学科类教学方面不要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

相关文章:教培行业洗牌监管加码,素质教育接棒成为主赛道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