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9.生态循环农业&碳汇项目(第41/119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歌】由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的面貌更加完整,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仅2天,10月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即随其后,面向公众印发。

为确保能够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明确列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Ž

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到峰值的总体目标需要各地拆解落实,因而地方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工作也尤为重要。按照要求,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审核通过后,再由地方自行印发实施。

有关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行动方案》给出的建议是,“科学合理”、“因地制宜”以及“上下联动”。

首先即是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有序达峰目标。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本就存在差异,《行动方案》主要将各地区分为“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和“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两类。

对于前者,《行动方案》建议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不走靠“两高”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力争率先碳达峰;对于后者的建议是,要把节能降碳摆在突出位置,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实现碳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力争与全国同步碳达峰。

再从地域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肩负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等多重战略任务,《行动方案》指出,这些区域要“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则要“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行动方案》指出,要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按照产业政策和能耗双控要求,有序推动高耗能行业向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

一些变化正在发生,经济观察网记者此前了解到,一些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如内蒙古已经做到了全区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五分之一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在“能耗双控”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之下,很多耗电量较大的产业正在通过入驻当地建设的零碳产业园的方式,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迁移。

《行动方案》建议各地区制定地方碳达峰方案应“上下联动”,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这也与《行动方案》提出的“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工作原则相一致,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是底线,要防止过度反应,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并防范各类风险隐患。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扩大林草资源总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加强河湖、湿地保护修复。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加强退化土地修复治理,开展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到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

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利用好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成果,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则。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组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