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324/481篇)

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对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五项任务举措。

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工作方案》要求,加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支持涉农高校依托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等社会资源,以及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建设一批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品牌项目,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到林区、到实践基地、到生产一线现场调研考察、实地学习,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耕读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其目的是加强劳动教育,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新时代突出耕读教育,不仅可以作为净化人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还可以激励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传统的耕读教育包含着重要的农业生产知识、技术,形成了以知促行、以行补知的实践观念和农业情怀。新时代需要进行耕读教育,注重丰富学生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农业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一定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专业素养和魅力,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农业实践活动。

中小学: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从八个方面就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了部署。其中,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助力新阶段乡村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耕读的本初含义只是农耕和读书,在现代社会可以引申为物质与精神、职业与兴趣、自食其力与自得其乐。职业人生总有限,读书修身却无涯,用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创造生活,同时用阅读自得其乐、充盈内心,是一辈子的事。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成员之间“慈爱孝悌”状态的达成和维系,与日常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在古代社会,受制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加之劳动强度较大,长辈主动承担起辛苦劳作、抚养儿女的家庭责任,与此同时,教育水平低下、传承途径匮乏决定了晚辈对农事生产规律的把握多依赖于长辈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的悉心指导。这种伦理风尚成为内嵌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家庭道德基因。同样,在古代社会,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也大多怀有“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热忱,“半耕半读”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生活方式。

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剧烈的时空压缩和社会变迁,传统社会中“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的理想情结和以“父慈子孝、耕读传家”为代表的伦理观念不能被遗忘,它们应该凝结为满溢着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融汇入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源流,植入每一个个体成长的生命体验之中,深刻关联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开展耕读教育,完全契合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但与此同时,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将其完全等同于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在乡村的落地来执行,于是只重视了“耕”的表面,忽视了“耕”的精髓,也丢弃了“读”的一面,搞成了“两张皮”。二是将其简单理解为上世纪60年代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而创办的“耕读小学”模式。而“耕读小学”的重要背景是彼时农业农村生产力不发达、机械化程度和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很低,乡村教师和适龄儿童都作为家庭重要成员要直接参与和贡献于农业生产,面对当下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儿童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这样做显然是刻舟求剑,未能与时俱进。三是将耕读教育的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局限于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这既与新发展阶段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必须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城乡公共资源更高水平均等化的要求不相符合,也会错失城乡教育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而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进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好机会。

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需要教育、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密切协同,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基本目标和原则。要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充分运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见识、充实学生的生活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要将耕读教育与家庭道德建设、家风建设紧密结合,教育学生以“耕”开新,以“读”固本——不仅追求以“耕”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还懂得以“读”知书达理、修身养性,利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耕读教育的天然亲和力和感召力,重拾对家庭观念的深刻记忆、重塑“家文化”的生长空间、重建乡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吾土吾民的情感联结和家庭伦理美好风尚;同时,要将耕读教育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列行动紧密结合。不仅乡村学校要用好本土资源近水楼台的优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更要充分激活郊区农村的教育功能。借助耕读教育,推动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互助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访交流,帮助城乡学生增进对乡城生产生活的理解、包容与团结。坚持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导向,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合理规范相关教育市场,避免耕读模式和相关线路开发的猎奇与走样。(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农业大学:积极探索耕读教育模式

突出“耕”“读”结合,构建课程教材体系。

将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在“耕”中突出劳动价值和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精神、开阔眼界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读”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学习,丰富人文底蕴、提升农耕技能、涵育道德品行。面向新生开设耕读教育公共必修课,促进学生理解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国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为主题开设《民俗与当代社会》《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通识核心课程,重点突出农史农俗与农事节气、农耕与生活艺术、营养健康、乡村文化与治理、全球农业热点等内容。编写《农业概论》《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中国民俗文化》《稻作起源与文化》等具有校本特色的耕读教育教材。深度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引导学生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

突出知行合一,强化耕读实践教学。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耕读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知农爱农的真情实感转化为学农为农的实际行动。依托农科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美育基地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等社会资源,以及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建设一批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立“耕读教育实践周”,进一步提高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利用农科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农事劳动生产实习,将农具农谚、农事节气知识和农耕农艺农机、养殖等技能融入教学环节。立足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聚焦农业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领域,开设创新型、模块化、综合性实验、实习和科研课程(项目)。开展耕读教育社会实践,围绕农业产业链、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构建融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真实“耕读”场景,营造教师、学生相互学习成长和共同进步的良好环境。打造耕读教育第二课堂和品牌项目,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林区、实践基地和生产一线调研考察、实地学习,依托江苏省“新农菁英”发展计划,开设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电商、售后等专题培训,安排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科技服务、农业生态科普、涉农就业创业岗位实习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活动,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突出思想引领,培育浓厚校园文化。

依托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内资源,打造农耕教育情景式教学项目,让学生走进农村大地、走向农业生产、走进农民生活。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农业文化、农业史和农业文明经典,围绕作品分类开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分享交流会等,举办经典朗诵会和征文比赛,以话剧、音乐剧、青春舞台剧等形式演绎传诵经典,在师生中营造常态化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将农耕文明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中。邀请学者名师进行主题演讲,通过开办耕读文化艺术节、图书展、文化作品展、耕读才艺技能竞赛、耕读美育工作坊等,鼓励和引导师生创作耕读文化作品。做好耕读文化宣传,开设耕读教育专题网站,及时跟进发布耕读教育进展动态,以师生、校友中的优秀典型人物激励师生践行“勤耕重读”理念,讲好耕读教育生动故事、典型经验与成果成效。探索实施“新农菁英”青年导师制度,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引导青年热爱“三农”,强化师生对耕读教育的关注、认识和传播,培育浓厚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