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布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支撑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153/208篇)

根据最新发布的《湖南省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发力智能农机产业,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丘陵山区专用农机“智”造中心、全国领先的智能农机研发创新中心。根据国务院(2022年2月11日)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加强农机装备薄弱环节研发,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上月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并对耕地、种业、农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为2022全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2022年1月5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发布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支撑

湖南发布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近日,湖南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湖南省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发力智能农机产业,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丘陵山区专用农机“智”造中心、全国领先的智能农机研发创新中心。

“十四五”期间,以智能农机为主攻方向,湖南省着力培育农机装备人才,攻克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基础通用农业机械、农业机器人、粮油作物农业机械、畜禽水产设施农业机械、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等农机产品。

面向智能农机发展,湖南省规划部署了7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水田机械通用底盘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导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 服务”转变,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聚焦制造、应用、服务三个方面,培育壮大农机产业市场主体;组建产业高端智囊团;开展稻油连作全程无人化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建设南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先导区;办好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等智能农机开放发展重大活动等。

根据规划,“十四五”末全省农机产业营业收入将超过330亿元,智能农机占比超过50%;到2035年,彻底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难题,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根据国务院(2022年2月11日)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加强农机装备薄弱环节研发,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健全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快推进品种、栽培、装备集成配套。加大对智能、高端、安全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突出优机优补、奖优罚劣,支持探索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机械装备与养殖工艺融合,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重点环节、规模养殖场以及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湖南发布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支撑

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支撑

上月(2022年2月11日)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并对耕地、种业、农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为2022全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农机、种子、耕地是农业发展的物质要素,良机良种良田是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1%,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45%,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动力,也支撑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不过,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在叠加。进口农产品挤压国内市场空间,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绿色转型压力,农资、人工等要素价格攀升,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趋难。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连年丰收的高起点上,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夯实农业基础条件和物质支撑。这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必须牢记的。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中低产田比重高,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的后劲。耕地正承受着面积减少和用途监管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耕地数量在2009年到2019年减少了1.13亿亩。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为农业生产带来隐患。

“农田就是农田”,面对耕地红线退无可退的形势,迫切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归纳起来是既要保数量、提质量,又要管用途、挖潜力。保数量方面,要立足严守18亿亩红线,做好“定线、定位、定责”,突出党政同责、终身追责。

提质量方面,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全程监管。管用途方面,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区分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不同类型,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挖潜力方面,将有条件的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开发利用。

种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性工程。去年,有关部门开展了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等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启动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强化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不过,不少品种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种业企业总体多而不优、散而不强;与国际前沿相比,先进育种技术研发应用还处于跟跑阶段。

“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推动种业振兴,要打好组合拳,集中力量补短板、锻长板。一方面,聚焦创新攻关,加快补齐研发短板。另一方面,聚焦企业培育,加快壮大产业主体,扶持一批优势企业。

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当前,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极大解放了大田生产的人力。但是,农业机械化在区域、品种、环节上还面临许多难题。在典型丘陵山区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低于50%。在园艺作物等领域,“无机可用”困扰着行业,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西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农田建设与农机现状不适宜,有了农机却无用武之地。

“种地挑上金扁担”,今后要充分发挥农机节本增效的作用,聚焦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在研发上,加强农机核心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在政策上,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在推广上,鼓励种养大户发展为农机大户,鼓励农机大户开拓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由此推动农机化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

专家分析,到2025年,粮食品种有望实现一轮更新换代,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望达10.75亿亩。可见,如果能够夯实农业的种子、耕地、农机基础,亩产提高是大有潜力的,地力提升也是大有可为的。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