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343/482篇)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式各样主题的现代农业园区,有的与农业生产结合,有的与旅游结合,有的与果业或林业结合等,其产业链上涉及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例如农业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成熟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开展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教育,既具有先天优势,也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及经济效益。

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或农业科技园区,为了因地制宜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必须考虑到融合发展系列细节问题——如何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如何开发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形式和劳动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实现农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研学劳动教育是一门“行走的课程”!城市学校受其校园空间和生活场域的限制,“劳育”(劳动教育)是无法充分施展的。苏州某实验小学积极拓展各类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牵手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到农场去研学去劳动,将劳动教育放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实…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因地制宜推出劳动研学实践活动,吸引孩子们走进田园,体验农耕文化,学习农作物及手工艺知识,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重庆市黔江区寨子农耕体验实践教育基地,小朋友和家长在体验翻耕土地。

在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天一中学在开发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三高合作 协同育人”引入社会资源,与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开合作,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劳动课程体系。“我们把这里的稻田作为学生的劳动基地,让孩子们在农业生产的劳动中体验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我们还将利用产业园的技术力量,优化学校的劳动课程,在育人上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每一门研学旅行课程都能突围封闭的学习空间和注入式的学习方式。以“劳动教育”研学课程为例,在外出研学前,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常阴沙和现代农业的资料,与家长交流四季植物生长,然后在小组内围绕研学主题制订、讨论、优化研学方案。走进农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或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水培基地,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并亲手种下一棵生菜;摘下一把绿叶,品尝现场亲手制作的蔬菜沙拉;走进稻田画区域,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到原乡茶馆,动手和面、揉面、包青团……研学活动让“农场”代替“课堂”,学生共同探究,动手实践,实现了学习空间的转换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学生迈出熟悉的校园,走进自然,听鸟鸣,闻花香,感受生命的美好;手托小本,观文物,赏字画,感悟历史的厚重;背起行囊,踏入异国他乡,领略风土人情,体悟文化差异……它不单纯是“旅行”,重要的是“研学”,它让学生走出课堂的“藩篱”,走向更广阔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农业科技园的研学劳动课程开发案例

北京某都市农业科技园以《中小学德育纲要》为依据,依托科技园的特色优势,开发设计并实施“在农园打开绿色课本-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手工劳动、生产劳动实践等,使青少年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一种农园劳动教育模式,课程分为5个步骤:前期准备阶段、主题导入讲解示范、学生实践动手、田间地头巡视指导、小结探索。列举以下特色课程,供参考。

1.种下希望之树

1.1活动目的

让学生们通过参加植树,认识到植树造林是中国的优良传统,爱绿、植绿、护绿,人人有份,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将副中心建设成美丽的森林城市献出每个人的力量。

1.2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设计认养树牌、手套、平底鞋、防晒防疫物品、分组6-7人一组,分工合作。

(二)工作人员准备

1.制作植树宣传大展板,图文并茂展示植树过程。

2.准备示范讲解植树的讲解词,准备发言。

3.宣传人员准备相机拍照录制视频,写公众号文章及其它宣传平台发布。

4.准备植树工具:小树苗、小铁锨、小水桶、备用心愿牌、签字笔、团体认养牌、树坑打点位。

1.3活动过程

(一)植树的视频短片播放,认知植树的意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激发学生们的责任意识。

(二)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示范,学习正确的方法知识

第一步挖坑,规格1米×1米×1米见方,挖好后回填一些表层的土,也即熟土,有营养,利于树苗成活和生长。

第二步树苗入坑,并扶正,填大部分土踩实,再将树苗向上提一提,让其根部舒展开。再填土直到距地面有些空余,土踩实。

第三步做围水挡,将剩余的土围绕树坑做个土圈围挡边上,防止浇水时跑水。

第四步提水桶浇水,一次将水浇透。

第五步写心愿牌,挂上树,拍照留念。

(三)学生实操、田间地头巡视指导

观察学生动手实践,关键点强调指正。巡视现场,肯定、鼓励学生。

1.4探索拓展

组织学生谈感想聊收获,回顾在动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的配合情况、强化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劳动意识。

用趣味问答的形式互动,学生主动参与:1)请同学在脑海中想象“绿树成荫满通州,修复生态利千秋,今生种下万棵树,明日人在画中游”是怎样的画面?2)从种树延伸更多绿色行动,还有其它什么方式的行动?比如倡议“拒绝用纸巾,重拾小手绢”,拒绝用纸巾,也是爱绿、护绿的行动。请学生们说出更多的行动,引发其思考,有更多的行动。3)万物生长有规律,春季植树,二十四节气歌中还会在什么节气做什么事呢?比如:芒种时节,“忙收又芒种”,忙着收小麦种水稻等有芒的作物。

1.5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亲手植树这一劳动形式,加强环保意识,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学到了知识,增强责任心,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2.生态循环种蘑菇

2.1活动目的

人类目前消耗自然的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1.75倍。截止7月29日,人类在2019年消耗的生态资源已超过地球全年再生资源,这一天被称为地球超支日,意味着人们正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世界自然资源耗尽日,也叫地球超负荷日。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们从小注重环保,建立废物再利用的理念,成为环保小卫士。

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2.2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平底鞋、防晒防疫物品、分组6-7人一组,分工合作。

(二)工作人员准备

1.制作循环种养的宣传大展板,图文并茂展示循环过程。

2.示范讲解的科普知识点及ppt课件(含视频)。

3.相机拍照录制视频留下影音资料,公众号文章及相关平台发布。

4.蘑菇菌棒制作、工具物资:锯末、棉籽皮、合剂、菌袋、绳子、秤、小铁锨、小水桶、手套、签字笔、菌种等。

2.3活动过程

(一)生态循环种蘑菇的各项链条实景参观,认知其意义

带着学生们实景参观蘑菇种植现场和沿途的果树修剪、枝条粉碎等环节,讲解农业的果树每年修剪的枝条,放置在地面上占用土地资源,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如何解决废弃的果枝成为制约果园发展的一大难题?专家们提出将其粉碎成锯末,养蘑菇,菇渣经过发酵成肥料在滋养果树,循环利用,形成一种“动植物-微生物-动植物”生态循环产业链,垃圾变废为宝,基本实现零排放。引导建立生态循环理念:减量化、资源化、大自然每件东西都是宝物,只要用对地方。

(二)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示范

将果树枝粉碎成的锯末与棉籽皮以及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浇水搅拌、堆积发酵、翻堆装袋、高温消毒、接种。

(三)学生动手实践、巡视指导

学生实操中的关键点:比例。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秤称重,严谨操作物料的比例、浇水的比例。巡视观察指导、学生自助、小团体竞赛等方式制作菌棒。

(四)带回家培养菌菇,记录蘑菇成长日记

注意三大项“通风、温度、湿度”的调控,摸索经验,留心观察、拍照、记录30多天菌丝生成变化过程。

(五)线上答疑养护过程问题,晒出菇和美食制作的照片,给予奖励

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上网搜索答案,与同伴交流,与老师沟通等方式获取信息,思考影响菌丝生长的因素,菌丝的其它妙用,开启创新思路。终于等到结出可爱的蘑菇啦,采收后制作成美食,享受劳动成果的美妙,实现自我价值。

2.4探索拓展

园区及校方老师共同努力组织学生谈感想聊收获,肯定和鼓励学生。从蘑菇接菌到出菇的1-2个月时间的过程中,用观察日记记录每次的劳动项目、劳动时间与劳动心得。体会长期观察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一步一步为小生命的成长所做的努力,细心观察、耐心照顾、珍惜生命,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学习。”生活中还有很多废弃物可以在循环利用,只要用对地方,用发现的眼睛,开启脑洞,创新创意,生态循环理念永驻内心。

2.5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客观的观察记录长时间的呵护小生命,培育爱心、耐心、细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感受收获的乐趣和意义。学到了知识,增强责任心,强化责任感,树立生态循环意识。

3.多种形式内容的实践

科技园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群体的年龄段、劳动教育的持续时间、科学种植不同农作物种类,有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农业与生产、生活、生态、科技、创意、文化六大主题。

3.1寻宝手册

对于中小学生,将中国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浓缩呈现的寻宝手册,在科技园实景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们独立完成寻宝手册,比如结合园子里种植的农作物答题:人参年龄越大,价值越高。重量50克以上的野山参,要几十年才能长成,大一些的要一二百年乃至千年,人参有“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你知道过去的八两是现在的()斤?为什么是这样呢?现代人是怎样人工培养人参的(园区实景在现)?

3.2根据24节气开展各项农时活动

春播小小农夫、芒种种下希望的种子、科技节科技展示汇总行业成果,实景参观、丰收节庆丰收乡村运动会、本草溯源中草药文化、浇水机器人-水肥一体化、食育教育做月饼包元宵等系列活动……寓教于乐,紧密联系各学科,“做中学”,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提高实践能力,学以致用!

3.3根据校方需求开展的实习活动

职业学校学生学期实践;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课题的实践,数据收集。

3.4志愿者义务劳动

植树节、果树涂白、空中花园打造及清理、小小讲解员、跳蚤市场……

4.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对学生人格的滋养。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劳动价值观的确立。农业劳动有幸经历完整的农业劳动生产过程,感受劳动生产的艰辛。顺应自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同的农时进行相应的劳动,才能丰收。我们的身体也有自然规律,我们的学习也有科学的方法,大自然用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遵循规律,运用方法,健康成长!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劳动不仅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能为学生在思维的判断力和灵活性、美的想象能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

图片: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中外农业概览》2022年第4期总第551期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