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农村乡村产业融合(第68/80篇)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贴等16项农补在2018年将做调整!
- 广东组织申报2018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项目
- 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业”促进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甘肃省实施2018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重点发展6类农产品
- 山西省2018农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方案(附补助标准)
- 视频:湖北武汉促进产业融合,走现代农业发展新路_69农业规划
- 小土豆大作为:陕西榆阳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第2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项目:扶持多少钱?有哪些融合类型?
-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打出农业产业融合升级“组合拳”
- 广东农业新闻:惠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 易俗河镇麦子石村:依托产业融合 发展休闲农业
- 五部门印发通知加快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云上生产与网上销售
- “稻渔空间”产业融合,融出农业新天地,鱼蟹鸭游弋其间
- 湖北省有多少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广州农业的乡村振兴特色路:科技硬实力+农旅软文化+多产业融合
- 海南儋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共享农庄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农业产业强镇与现代农业产业园
- 创意文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与路径有哪些?
- 休闲农业是撬动县域产业链的新工具,怎么做好休闲农业产业链延伸?
- 巧用休闲农业的土地政策:农村哪些土地适合做休闲农业用地?
- 农产融合是趋势!国家公布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 这种创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养鱼,还可海上旅游观光!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 鹿鸣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项目开工,柳林县拟设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附案例说明
-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问题有哪些?有何对策建议?
- 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产业规划、支撑与发展建议”的答复
- 村级集体经济的10种发展模式及案例,你们村集体采用哪一种?
-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任务在农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条共富捷径
-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紧迫,广东省发布新规划推动43项重大项目建设
- 特色农业怎么做?看看乡村振兴的“威海路径”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宣威经验”
- 将农业休闲与数字农业、科普教育有机结合,广州两大农业主题公园亮相
- 美丽乡村建设:“康县模式与江永县模式”给我带来的启示
-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产融合项目“兴农撮合”活动,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有哪些?
- 甘肃新型城镇化规划: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园区及美丽乡村建设
- 广西: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附2021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 农业农村部: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国家发改委:浙江省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总结
- 陕西省:发布15条冬季乡村游精品线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总结
- 年产值突破10亿元的“百合鲜花小镇”是怎样炼成的?
- 社科院等发布“数智乡村白皮书”,广东即将发布农业元宇宙时空代言人
- 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后,广西蚕桑后来者居上,2025年成为全国蚕桑强省
- 未来几年竹产业将迎来发展春天!国家10部委首次联合发文加大金融支持
- 光伏农业可达到万亿元规模,有哪些光伏农业项目及产品案例?
- 湖北省: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龙头农企,树立区域品牌
- 青海省印发“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及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意见
- 甘肃渭源县:光伏农业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阳光银行”
- 国家林草局公布第二批(2022年)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共59家
- 贵州安顺及粤西(湛江茂名):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
- 河南划定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 湖南拟将建立网格化七级田长制,长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 广西崛起千亿元林业产业集群,与国家林草局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 202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哪些乡村产业发展及乡村建设工程?
- 甘肃省:划定2022年三农工作任务,去年完成50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
- 国家发改委: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财政资金向农村能源建设倾斜
- 全国“十四五”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七项重大工程行动是关键!
- 2022农产融合项目申报启动: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特色集群,200个农产强镇
- 湖北新命名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宁夏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六大工程”
- 安徽凤阳县推进林旅融合发展,四川青神推动竹旅融合发展
- 三产融合,三变改革,三社融合: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陕西文旅助力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甘肃即将发布乡村旅游发展报告
-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环节 ,河南探索村集体经济新模式
- 重庆广阳岛农文旅融合变现生态价值,西宁新增20家星级乡村文旅游接待点
- 河北:成立品牌农业发展联盟,沧州市启动农业品牌建设3年行动
- 广东发布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北京再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广西五级田长制保障粮食生产,郴州在湖南省率先推动“田长制”
- 孟姜塬村桃园休闲农业:集休闲赏花,生态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
- 遵循四个乡村建设规划文件,这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参考借鉴
- 广西2021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55%,广东茂名发布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申报要注意哪些问题?
- 10年发展机遇期!各地林下经济区域布局展开!
- 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 国际茶日活动在广东潮州开幕,探访平利县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
- 三园共创:重庆合川区力创国家粮油主导型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国家储备林建设:广西推进项目融合发展,广元召开项目培训会
- 云南凤庆县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山西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转型
- 河北未来三年绿化美化村庄4000个,宁夏推进绿化高效示范管理
- 广西下发政策文件,农业奖补资金重点扶持这些产业方向
- 浙江启动首批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建设,霍山县林下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 湖北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责任部门
在乡村建设规划布局上,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国家级别的政策指导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007年10月28日修订后审查通过,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内容包含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

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本标准GB 50188—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自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村镇用地分类;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道路、对外交通和竖向规划;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定 ,2000年2月14日实施。其内容共分为五章,二十九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现状分析图的绘制,第三章 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第四章 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第五章 附则。
4、《村庄及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该条例由国务院第三次常务会议于1993年5月7日通过,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以及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该条例还有村庄和集镇规划的事实、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处罚等有关规定。

值得借鉴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哪些?
我国乡村地区幅员广阔,村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差异极大。根据各地不断摸索,有以下九种可供借鉴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1:特色产业设施开发型
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发展模式2:土地股份合作型
村集体通过引入外来投资开发商及土地股份合作社运作,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发展模式3:现有资产盘活型
对村集体现有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民收入。

发展模式4:资源共享开发型
凭借村集体的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通过共享模式吸引城市有资金的个人及企业参入乡村资源过程,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发展模式5:资本与基金运作型
将村集体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同时,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组建发展集体经济基金池,由政府国资公司负责运作,营利收入返还给纳入扶持范围的经济薄弱村。
发展模式6:规模化产业发展型
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发展模式7:休闲乡村文旅结合发展型
充分利用乡土文化及休闲农业资源,整合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模式8:三产现代服务型
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或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发展模式9:文化村落建设型
以历史文化村落、中心村建设为载体,通过(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宅基地整合利用等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1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