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大工程”,辽宁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上台阶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347/481篇)

天津市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大工程”

天津市教委把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实施“五大工程”,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天津市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大工程”,辽宁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上台阶

实施“立柱架梁”工程,抓好实践基地建设和课程体系研发。

强化资源整合,成立50个市级劳动教育高校实践基地,推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专业优势与学科特色,为中小学开放实训实习场所、实践基地、设施设备。各区牵头认定50个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校牵头建设2个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10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支持中小学开设各类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成立劳动教育课程研发专家团队,指导各区、各校创建学科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项目式学习。遴选50所学校作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程研发“领头校”,与基地合作研发实践课程方案。

实施“基础提升”工程,突出师资专业引领和教育研究指导。

成立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建设集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研究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劳动教育研究机构,举办劳动教育教师基本功竞赛,定期组织劳动教育教研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案例(课程)征集推广,每学年开展1次劳动教育课观摩、1次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1次劳动教育成果展。通过“送课入校”“送培导教”等方式,培训高水平、专业化劳动教育师资,推动建设劳动教育示范教学团队和名师。组织评选市级劳动教育优秀导师,遴选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打造劳动教育改革“试验田”。

实施“春风化雨”工程,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和主题特色活动。

组织评选“劳动能手”“劳动优秀教师”“劳动先进班集体”“劳动明星家庭”,表彰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分批启动“百名劳模、能工巧匠”进校园等活动。以主题特色活动为抓手,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设立劳动教育宣传周,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演讲、征文、绘画、微视频等征集评选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市级、区级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经常性组织校级、班级劳动技能大赛,搭建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探访身边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多行业劳动岗位,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实施“扎根落地”工程,构建多方联动模式和多元评价体系。

坚持全市“一盘棋”,汇集政府、教研、学校、家庭和基地等力量,多方联动、协同推进。政府推动,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支持保障和督促落实;教研牵动,组织课程研发、教学教研、师资培训;学校行动,制定活动清单,推进劳动教育落地,学生每周在课后服务时段参加劳动教育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小时;家庭带动,制定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指南,组织家庭劳动技能考核;基地互动,强化资源整合,形成“一区一特色”基地布局。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实现主管部门、学校、基地、家庭有效对接,并做好各学段劳动实践档案衔接。

实施“同心育人”工程,强化家庭教育落实和社会支持作用。

分别制定学生家庭劳动正面、负面清单,引导家长增强责任意识,指导家长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检查督促劳动过程,关注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定期举办家庭劳动教育技能考核,组织“今天我当家”“劳动打卡闯关迷宫”“家庭劳动技能挑战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高尚情操。协调妇联、共青团、农林、工信、科技、文旅、发展改革、总工会等部门,持续共建共享“市、区、校、班”四级劳动教育实践载体和平台,建立学生志愿劳动服务积分制,推动成立志愿家庭服务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劳动品质。

天津市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大工程”,辽宁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上台阶

辽宁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上台阶

2021年4月10日,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对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安排、评价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旨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遴选、建设、命名、挂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协调和引导现代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公司、工厂农场,面向学校开放符合条件的劳动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符合条件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

2021年10月19日,辽宁省教育厅召开专题视频会议,部署全省劳动教育工作,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育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

今年4月,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对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评价制度等工作作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为加快构建辽宁劳动教育体系,全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将“劳动能力培养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保证劳动教育项目化、系统化、科学化实施。

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辽宁省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开足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要求和内容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要进课表、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

会议强调加强劳动教育队伍建设,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实际需要配齐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各地要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同时,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天津市教委要求中小学生课间“动起来”

针对“不少学校课间鸦雀无声,除了喝水上厕所,不允许孩子们下楼”的现象,2021年4月23日,天津市教委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让全体学生课间(小学阶段十五分钟,中学阶段十分钟)“站起来,走出来,动起来”,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为了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加强锻炼,2019年,天津市调整小学课间时间,从之前的十分钟调整为十五分钟。此次根据《通知》要求,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课间十五分钟(中学阶段十分钟)必须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进行户外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把“热闹”的课间时间还给学生。

同时,提倡开展以班级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科学地安排跳短绳、踢毽子、俯卧撑、开合跳、高抬腿、伸展运动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体育锻炼等活动及眼睛保健操、远眺等调节眼肌疲劳,视力防控的活动。

此外,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将课间十五分钟(中学阶段十分钟)与大课间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们课间活跃一点,活动身体,放松大脑。

天津市教委强调,各区要加强对中小学课间十五分钟(中学阶段十分钟)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拖堂、变相占用课间时间、不允许学生走出教室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将严肃追责。各学校要切实履行校园安全责任,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保护学生安全,如发现不安全的行为,要立刻制止和教育,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各学校要和家长达成一致,取得家长理解、共同支持课间“站起来,走出来,动起来”,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