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3.亲子农业开发专题(第126/141篇)
- 开设在城郊的生态农场体验式幼儿园
- 亲子农场活动方案中高科技产品AR涂涂乐与AR菠萝字母的应用
- 国外先进的自然游戏教学法:农场幼儿园与森林幼儿园
- 粉粉小猪佩奇Peppa Pig亲子农场创意设计
- 亲子农业嘉年华-乡村迪士尼设计
- 3D墙绘装点童趣动漫主题之童话村
- 儿童戏水池改造设计案例.某游乐场
- 某儿童游乐场创意设施设计案例
- 魔幻村庄:蘑菇主题儿童游乐区景观设计案例
- 中小学生蝴蝶主题研学旅行活动课件设计
- 蝴蝶园研学活动策划案例(走进校园)
- 什么是角色扮演沉浸式研学课程?这个产品有什么特色优势?
- 研学劳动课程:百合大黄米竹筒饭的手工做法
- 亲子研学:广州首届生态昆虫艺术展
- 未来农场主:休闲农场旅游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 农场幼儿园模式的自然教育法:3个农业研学的经典案例点评
- 广东新会现代农业旅游科普基地:亲子游活动内容
- 武汉农业嘉年华规划建设项目2016首期内容介绍
- 某公共游乐园的戏水池改造设计组图
- 某城市郊区儿童游乐园设计案例
- 农业+教育,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 体验+教育农场将成为休闲农业新热点!创意设计思路有哪些?
- 一个农旅结合亲子农场的7大特色活动介绍
- 专家解读: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文化时空密码
- 案例:3亩地上成功打造的农业+自然教育幼儿园
- (研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划建设服务
- 农业科普主题研学活动:DIY三明治
- 植物研学:DIY自制叶脉书签-探索叶子的秘密!
- 一家小猪佩奇亲子农庄:规模和投资虽然不大,但主题定位不错!
- 中国农业博物馆2017-2019年“种子达人”研学活动:寓教于乐+研学合一
- 2019年度(首届)乡村与农场自然教育论坛在芳田童趣农庄举办
- 秦皇岛那亚儿童农庄-改造设计案例
- 我的孩子突然成了“森林探险家”,自然与科学原来这么有乐趣!
- 研学旅游开发:如何开发研学旅游产品?
- 【创意设计与智造】研学课程介绍(8-14岁)
-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课程内容介绍:工程课题设计与智造
- 为什么说研学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下一个焦点与风口?
- 这些亲子农场类型为什么会成为休闲农业市场的新宠?
- 亲近自然的森林幼儿园模式为什么在中国无法落地开花?
- “茶庄”自然教育研学体验课程设计
- 1个30亩的亲子小农场,依靠自然教育课程天天游客爆满!怎么做到的?
- 幼儿童趣早教玩具:帮助妈妈运送家禽到养殖场【视频】
- 现实世界真正的树懒人生与银幕上《疯狂动物城》的树懒形象
- 为什么国外小学要组织小鸡孵化研学课程?答案其实不难懂
- 矿泉水瓶养花好宝贝,扦插、生根、种蔬菜都有用,方便又实用
- 让教育走出圈养:中国家长应该认识什么是研学旅行?
- 农村这9种奇怪的昆虫:有的是童年阴影!有的是童年玩伴!你敢去摸摸吗?
- 缤纷多姿的昆虫图片:昆虫世界原来这么有趣!
- 幼儿乡土研学旅行:有什么重要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
- 农场幼儿园案例:“农场+校园”教育实践下,研学旅游模式如何创新?
- 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科学家网红直播公益课科普动物知识
- 食农教育扎根小学【台湾】:儿童校园农场初体验
- 儿童偏食?幼儿园5招教您打开正确食育的方式
- 食育课堂:休闲农庄的新派盈利点,食育与农事体验相结合
- 幼儿游乐项目设计:3-6岁儿童最喜爱的几个户外小游戏
- 研学旅行市场快速增长,如何打造亲子教育研学基地?
- 《春天野菜“马兰”》幼儿园小班(食育&农食)科学活动教案
- 休闲农场并非越大越好,看看这2个人气爆满的自然教育农场是如何打造的?
- 幼儿园自然教育与劳动素养环境创设及配套课程体系
- 不知道如何开发研学产品?抓住这四个关键开发思路就行啦
- 研学农场:用鸡蛋做花盆,用科学实验带孩子迎新年!
- 家庭芽苗菜,纯绿色无公害,观赏还能吃,7天左右就能吃
- 醒来了,一粒种子的奇妙之旅!
- 农业研学:这50个农业小常识,看你能答对多少?
- 荷兰儿童幸福指数位居全球第一,荷兰农场功不可没
- 亲子农场研学:建一亩大棚盆栽蔬菜,需要购置哪些工具?准备哪些种子?
- 种草养鹅主题的生态观光农庄:生态放养的基本要求,如何选林地/果园?
- 德国的森林自然教育,原来是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
- 精品案例:分享两个亲子乐园景区设计方案
- 祁连山下的“世外鹿苑”:“农业+研学游”邀客亲近自然
- 这个亲子自然教育农场日接待游客500人,周末可达2000人
- 案例:农家乐转型做“亲子科教”农庄,每月收入150万!
- 幼儿园科学环境布设:利用废旧生活品的创意花草
- 幼儿园大班食育科学主题教案:好身体需早餐,壮身体不挑食
- 有营养好吃的水果:幼儿园小班食育健康活动教案
- 《动物的足迹脚印》教案设计:幼儿园小班数学与科学启蒙课
- 幼儿园科学活动区如何创设?迷你农庄,栽培小温室,科学长廊…
- 破壳而出的小鸡宝宝: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
- 《植物喝水的方法太奇怪!》幼儿园大班自然教育科学活动教案
- 《营养宝塔.健康加油站》:幼儿园大班健康食育优秀教案
- 介绍一种奇特的带娃方式:有创意有乐趣,还有科学启蒙教育价值!
- 亲子解谜活动:这款玩智商的“侦破天下”游戏让孩子与父母一起战斗
- 2020年剩下18天,20个迎新年主题的趣味亲子游戏,快收藏!
- 毛毛虫与蝴蝶的奇妙演变:幼儿园自然教育课件优秀教案
- 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班《种子躲藏起来了》与大班《种子变身》
- 幼儿园中班自然教育活动优秀课程教案《有趣好玩的叶子》
- 小羊, 小兔…为幼儿园小朋友精选的10个益智游戏,趣味性强!
- 儿童农耕与自然探索馆:建造前设计图与建成后实景图对比
- 面向亲子,立足农业:亲子农业的开发方向有哪些?
- 研学游与亲子游的配套活动主要有哪些?亲子项目有哪些价值?
- 三个案例告诉你,休闲农场嫁接IP化主题特色,客流与收入快速翻倍
- 重庆研学市场:价格超普通旅游一两倍,研学基地多,但特色基地很少
- 生物研学组图:分享棉花、蓝莓等动植物的完整生命周期Life Cycle
-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 走进乡村系列:白萝卜主题研学活动课件
- 农业科普研学:蚕的生命十分短暂,为人类奉献却非常之大!
- 农产食育科学:秋天水果多,幼儿应该怎么吃?越多越好吗?
- 边学边玩的田野亲子乐园:重庆美丽乡村格林7号乐园介绍
- 研学:和稻草做朋友去旅行,看看我们的稻草朋友都去了哪?
- 为什么私立幼儿园有好多的亲子活动,而公立幼儿园几乎没有呢?
- 生态循环农业研学课程:搭建一套“鱼菜共生”生态系统
- 150亩亲子农场,主打无动力设施,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
- 带孩子去森林:和孩子一起,去森林里玩这5个探险游戏吧
- 农业研学课程的开发实践案例,农业研学开发意义和价值
- 南瓜研学:这种朴实的作物,代表了两种可贵的品格
- 如果让我回到童年,我就想上这个幼儿园!
- 昆虫研学:庄稼地里的10种地下害虫,个个厉害,农民如何防治?
- 乡村食育教育课程:从0到1规划设计工作坊,如何落地?
- 亲子食育:我家孩子最喜欢的山药吃法,不炒不煮,蒸出一锅香甜的山药蛋糕
- 城市社区农夫的线下市集活动:种蔬菜,做美食,制蛋糕,酿啤酒…
- 挖掘种植乐趣,培育种植情感:乡村幼儿园种植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日本人回乡村:看看日本的“食农教育”产业
- 田园种植教学法,创新幼儿教育方式,形成幼儿教育的特色
- 文旅背景下的“研学+”模式及研学产品开发要点
- 宁波北仑区:为孩子们研学设计八条线路,每学年安排3-4天
- 开拓短视频新场景,让青少年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流行!
- 乡村农业与自然教育才是研学旅行最大的舞台!以知了研学为例
- 南通市春风庄园:非遗集市,堆肥工场,野餐露营,小动物喂养,种棉花劳动体验
- 8亩精细小农场依靠这19个趣味研学体验活动,年收入100多万!
- 做一个亲子农庄投资多少钱为宜?需要多久社会投资本钱?
- 国庆期间研学游亲子游成市场热门,首批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发布
- 在生态自然体系与劳动中接受教育!记广东2022自然教育新热潮!
- 天津为中小学配餐质量加装“安全锁,湖北增配1名中小学食品安全副校长
- 休闲露营流行,营地项目的成长烦恼及规划建设标准有哪些?
- 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奇妙会变色的水(自然教育课件)
- 四川文旅强劲复苏,成华区发展研学新业态,塑造研学新品牌
- 广东全面开启春日赏花森林文化周活动,德阳启动森林防火教育进校园活动
- 幼儿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彩色肥皂的手工制作活动教程
- 幼儿园课程:小朋友学习鸡蛋孵化小鸡,鸡妈妈和小鸡一起玩游戏
- 上海举办乡村产业“头雁”创客交流会,朱家角镇组织传统民俗亲子研学活动
- 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模式:城乡村居联动,共孵N+1菜园,共享研学体验
- 广东:举办湿地自然教育宣传活动,自然体验嘉年华走进中小学校园
- 亲子农业旅游市场调研与规划设计思路
- 亲子农业开发前景与亲子游项目案例
- 亲子农业园设计师如何抓住孩子的天性-3个仿自然设计的经典案例图文展示
- 亲子农庄主题设计—现实版《揭秘农场》
- 游学并重的欧美亲子农场开发模式!
- 如何打造农业科普教育主题的休闲农庄
- 如何创办乡村特色的农村幼儿园?
- 亲子农业开发中2-8岁幼儿户外游戏乐园项目设计
- 案例:亲子农庄蔬菜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在研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学习手册进行了知识点的总结与分享,而父母则听取了《共情式亲子沟通促进有效陪伴》的家教报告。“研学团的导师会带我们去探索,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11岁的王志轩,是他第一次来这里学习。“今后,我要多注意保护大熊猫和其他野生生物,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开始,多参加一些环保活动。”王志轩说。
四川文化旅游强劲复苏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春节假日期间,四川全省纳入统计的74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960.3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4亿元。15家开放的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81.6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778.58万元。
春节期间,四川省组织开展文旅活动2000余场(次),赏灯、逛庙会、看灯光秀等活动成为最受欢迎文化产品,雨坛彩龙、黄龙溪火龙、沐川草龙热闹非凡,古蔺花灯、罗城麒麟灯、长宁车灯、南部花灯等唱响幸福年。
春节期间,四川省144家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或买一赠一等优惠政策,全省联动开展“安逸四川新体验”活动,各地春节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发放抢购券、消费券、抵扣券等“财政+市场”组合“大礼包”,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强劲活力。各种优惠激励政策极大促进四川省文旅消费,2023年春节游客消费占全省总体消费的34.77%,其中夜间消费大幅增长,各类夜游、夜饮、夜娱、夜购等夜间消费成为市场亮点,消费金额达到52.53亿元。
四川成华区发展研学新业态,塑造研学新品牌
【中国旅游报】“上午看熊猫,下午观恐龙,今天的研学课程很精彩,在都市里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自然生态知识很难得也很难忘。”初一学生包雅文一天完成了两个愿望。
近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主办,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承办的2023“童心筑梦 研学成华”亲子研学公益活动举办。
来自成都的30个亲子家庭走进大熊猫基地和自然馆,探秘国宝大熊猫生存足迹,与史前霸王龙时空对话。在感受自然生态魅力的同时,他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公众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热爱大自然,身体力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着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这里山峦含黛,碧水如镜,林涛阵阵,百鸟谐鸣,被誉为“国宝的自然天堂,我们的世外桃源”。
30个亲子家庭分为两组,先后进行互动游园和观看穹幕电影+博物馆互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不远处咀嚼竹叶,孩子们在围栏外听研学导师讲解大熊猫的饮食。游园过程中,亲子家庭在熊猫基地科普教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熊猫探秘之旅。大熊猫长什么样?喜欢吃什么食物?带着疑问和好奇,大家先后到大熊猫户外活动区、成年别墅、幼年别墅、太阳产房等场馆参观。在与科普教员的互动问答中,大家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个体差异、食性特征等知识。
在大熊猫博物馆,孩子们通过观看穹幕电影了解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等知识。在熊猫前传、竹林隐士等展区,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互动问答等探秘形式,走进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全方面了解它们的故事。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四川省内“多学科、综合性自然博物馆”的空白,成为成华区一处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实践性与观赏性的公共文化空间。该馆的建成,对提升成华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市民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该馆6万多件馆藏资源更是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课程内容。
孩子们在该馆龙行川渝厅和探秘恐龙厅了解曾经生活在川渝大地上的这些神奇远古生物,与史前恐龙展开一场时空对话,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恐龙主题手作作品。
参观结束后,在研学导师引领下,孩子们结合研学手册进行知识点总结和分享,家长们聆听《共情式亲子沟通促进有效陪伴》家庭教育讲座。
“这次的研学活动,有研学老师引领我们去探秘发现,能系统地学到很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11岁的王志轩第一次以研学旅行的方式来到大熊猫基地。“以后我会更关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王志轩说。
带儿子参加活动的张先生说:“儿子从小就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感兴趣。他非常喜欢研学导师讲解的知识,并与老师积极互动。”
参加活动的陈女士说:“我们住在成华区,为身边能有这样国际知名的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感到自豪。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能在家门口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感受成华之美。”
活动结束后,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联合为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员们颁发研学证书。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成都市关于《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发展“亲子互动”研学新业态,塑造“最成都·新学”品牌的工作部署,串联成华区文旅资源,开发“熊猫+”业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擦亮“研学成华”品牌。
作为有着“成都之精华”之称的成华区,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首选目的地。成华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成都动物园、北湖生态公园、东郊记忆、天府熊猫塔等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科教资源,在研学发展上具有先发优势,大有可为。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成华区将充分发挥拥有全球唯一的熊猫都市家园优势,发展“熊猫+”业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构建熊猫IP全产业链,擦亮大熊猫IP。
目前,成华区正加大区内研学资源整合,梳理特色研学线路、场景和课程,打造以大熊猫基地、自然馆、动物园为依托的“自然科普都市游”,以东郊记忆为依托的“工业文明时尚风”等主题研学旅行,并利用高校资源和行业协会在研学中的资源整合及引领作用,以研学带动亲子游、周末游、周边游,以亲子客群作为核心IP社群,实现文化教育和消费升级双赢。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1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