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探索中国农业新路径-“拼”出新产业,贫困户共享农产品全链路收益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2017年起,在拼多多的带动下,连片的雪莲果成为云南农产区的寻常景象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浪潮之下,中国人在“吃”上日益讲究,吃出健康、吃出新意,也成为中国人“舌尖”上的诉求。另一方面,中国人爱吃的特性,也展露无遗,车厘子、小龙虾等,成为爆款,堪称吃货的“心头好”。

不过,如何既能吃得健康,又能省钱?其回答之一,便是在产业链各环节上下功夫,将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如此,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也给上游生产者带去更多收益。

6月14日,在上海、云南两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拼多多宣布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第二站将落户云南文山,帮扶的贫困户所种植的,正是“网红”生鲜——雪莲果。

近年来,雪莲果风靡一二线城市。数据显示,2018年,仅拼多多平台,便售出超3600万斤雪莲果,带动云南雪莲果种植面积,由2016年年底的6万亩,增长至2018年年底的9万多亩。由此,雪莲果堪称“拼”出来的新产业。

而文山恰恰是中国雪莲果的主产区之一。这个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物种,具有肠道调节和助减肥的功效。不过,在实践中,目前雪莲果产业链仍存在产值低、缺乏品牌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有鉴于此,落户文山的“多多果园”将推动雪莲果形成标准化作业,并探索以农户成为全产业链利益主体的创新分配机制。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表示:“雪莲果的兴起印证了农业增量市场的潜力,而‘多多农园’的相关实践,则为中国农业的探索提出了新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21日,“多多果园”首站已落户云南保山,助推当地咖啡产业发展。拼多多方面表示,未来5年内,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直连原产地“最初一公里”。按照项目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

“拼”出新产业,贫困户共享农产品全链路收益 拼多多探索中国农业新路径

雪莲果香脆可口多汁,削皮即可食用

雪莲果种植:一个“拼”出来的产业

雪莲果,这一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物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成为中国人追逐的“网红”。

与其同源的土豆,在2015年就已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而它却一度遭遇云南村民大面积的弃种,这是何故?

原来,因其淀粉含量低、热量低,雪莲果在物资匮乏年代不受重视,直到瘦身、减肥,成为一时风尚,才迎来其翻身之机。不过,雪莲果曾一度红火过,但因彼时盲目扩种,并没有拓展出更多市场以消化产量,增种增产的同时,价格大跌甚至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由此,雪莲果种植面积也逐年萎缩,成为不受重视的小众产业。

不过,从2017年开始,一到农历七月,大批收购商人便“开拔”进入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群山之间。

2018年,外界对于雪莲果的需求量加大,收购商之间的竞争亦进入白热化。29岁的腻脚乡村民施进刚,曾亲眼看着一辆辆大型挂车进山出山,如同淘金般争分夺秒。

由此,从彩云之南出发的雪莲果,被送至全国的写字楼和小区,成为4.43亿消费者的盘中餐点。

雪莲果何以迎来“文艺复兴”?拼多多则是幕后功臣。这一曾经藏于深山的水果,借由拼多多,如今成了款款10万 的爆款。让这款名不见经传的水果,成为风靡一二线城市的新晋“网红”,拼多多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基于开拓性的交互方式和分布式AI支撑下的精准匹配,拼多多被认为能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迅速聚集显性需求,从而推动上游农业、制造业实现改造升级。目前,在拼多多的研发队伍中,超1000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在其成立的技术顾问委员会中,YC中国创始人、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前百度总裁陆奇正领导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

而根据尼尔森近期发布的深度研究报告,八成消费者计划外的消费,来自和社交相关的电商。而在该领域,拼多多无疑是佼佼者——毕竟,以社交发家,拼多多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内,便冲击了原本看似板结的行业格局,成为中国电商领域的“第三极”。

“当需求侧的聚集效应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推动供给侧发生很多变化。”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农产品是一个典型,它是分散的刚需品,不太符合传统电商的“搜索逻辑”,成熟期又特别短,很难形成大规模多对多的匹配。拼多多通过需求侧的归集效应,在短时间内形成海量供需匹配,从而创造“两点一线”的农产品上行模式。

2018年,创立3年的拼多多实现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之一。期间,平台累积诞生13款销售过百万单的冠军农货单品和超过600款销量10万 的爆款农货单品。其中,雪莲果便是被开拓的全新市场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拼多多售出超过3600万斤雪莲果,带动云南雪莲果种植面积由2016年底的6万亩,激增至2018年底的超过9万亩。电商平台销售的多为体积大、品相好的雪莲果,即便如此,拼多多单平台的销量,依旧占据云南雪莲果整体产量超过20%。正如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李文昌分析表示,如今,优质雪莲果供不应求,农民扩种的趋势非常明显。

“我们将雪莲果主动呈现在系统判定的潜在消费人群面前,后者通过‘拼单’的方式迅速扩大需求量,从而带动产业实现快速增长。”蓝天表示,“拼多多对于新电商模式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将推动上游孵化一大批典型案例。”

“拼”出新产业,贫困户共享农产品全链路收益 拼多多探索中国农业新路径

腻脚乡革书老寨的胡绍鹏是档卡户,他需要赶在雨水到来前把地挖好,等雨下来时再把辣椒苗种下去,以保证成活率

建立标准化体系 培育区域性新农产品品牌

雪莲果无疑是新电商模式中一个特殊案例,拼多多方面也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平台“新农人直连农户”体系的把控。

雪莲果在拼多多平台上年销480万单的同时,消费者对其的追逐,蔓延至全电商平台。增量市场引发收购商蜂拥而至,即便是拼多多的订单中,平台一手培养的新农人,也仅占很小的比例。也因此,收购商与农户之间开始出现市场博弈。

一位商家表示,雪莲果地头收购价是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在0.6元/公斤。平台销售价格超过4元/公斤,收购商的毛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

而施进刚则困惑于——农民出地、出劳动力,几乎贯穿了送上物流车的全部过程,而且雪莲果是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在这种情况下,站在田边的收购商,其分配占比竟超过农户。

此外,作为新物种,由于普遍观点中“雪莲”更应该配上“天山”,文山地区的雪莲果常被包装成为新疆出品。

“创造需求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农业仍然是受流通环节制约较为严重的行业,贡献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农民,始终处于价值链条的底端。”蓝天表示,“此外,由于普遍冗长的供应链条,农产品源头把控不强,中国真正的农产品品牌,至今屈指可数。”

在引入雪莲果的李文昌看来,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不是利益分配,而是粗放式经营所致的亩产值下降。“雪莲果的需求增长太快,各项标准尚未确立。农户多采用原始的种植方法,导致雪莲果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这就导致收购商往往只分拣大且品相好看的雪莲果,更多的中小果只能贱价出售。

因此,在“多多果园”立项之初,雪莲果便成为拼多多的攻坚目标。

据悉,“多多农园”是由拼多多发起的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制性衔接的创新模式,通过“多多农园”,拼多多将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

今年4月21日,“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助力当地咖啡产业探索源头革命。就在5天后,4月26日,在上海、云南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按照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

而雪莲果相较于其他产业,已形成大规模的产地直供业态,具备良好的改造条件。因此,拼多多团队的主要任务,便是建立新的产业平衡机制,让农户成为产业链利益主体;并通过推动新的标准化作业方式,提升雪莲果亩产值,打造丘北特色品牌。

不过,作为近年来兴起的舶来品,雪莲果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农户的栽培水平差异大,商品性和外观品质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则如李文昌所说,雪莲果的食用价值已经得到现代药理学的实验证明,具备再加工的条件。

对此,拼多多联合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发起制定申报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从选择品种、改良土壤,到改进种植方式、提升管护水平。同时,李文昌团队将打造一整套标准化体系。

“我们希望和专家们一起,为丘北打造雪莲果的区域性品牌标识。”蓝天表示,“‘多多农园’的每一次落地,都将致力于建立特色品牌,打破农产品‘有产地、无品牌’的怪圈,为产区、为农户创造更多价值。”

仇焕广则认为,拼多多创新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对于建设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拼多多在农产区‘最初一公里’的建设卓有成效,为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提供了可能。这种源头把控的模式,不仅惠及供需两端,也是建立更高农业作业标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先决条件。”他说。

创新模式:五年,1000家“农户公司”

如今,专家团队在田间考察的同时,丘北的村民们正在课堂上汲取知识。

6月上旬,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多多大学共同创办的公开课落地丘北,多位专家为学员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流通,以及以财务、电商运营为核心的市场化知识。拼多多方面表示,这类公开课以周为单位,将贯穿全年,遍及云南省各州县。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增利表示:“很多农户有强烈改变生活现状的意愿,但以前很少有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农户、系统讲解农产品流通和电商化运营的课程。因此,我们非常期待能帮助当地农户摆脱制约,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价值。”

公开课上,两位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刚写满了笔记。在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两位年轻人被选定为丘北“新农商”机制的生力军。

据了解,“新农商”机制是以档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也是“多多农园”所面临的挑战。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后者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全部归属档卡户。

“通过‘新农商’机制,拼多多将重点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让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蓝天表示。

6月,腻脚乡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首批签约新农商。随着项目的推进,该公司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档卡户将无偿成为新农商公司的“股东”,并享有一系列优先条款——新农商公司需优先收购成员村民的农产品,成员则可任意选择销售对象;公司的所有运营利润,都面向集体新农商分红,确保其在收购款的基础上,有更多额外收益,不再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入;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将逐渐覆盖更多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股东”始终保有均等分红的权利。

眼下,新农商公司正加紧落实品牌与店铺名称,将在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展开运营。据悉,项目初期,拼多多将会对新农商公司进行营销等各层面的扶持;中期形成较为稳定的第三方“代服务”机制;后期则逐渐退出,合作社全权掌控,并由当地政府确保利益分配依规进行。

“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于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区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示范项目,期间,我们也希望培育1000个规模化的新农商公司。”蓝天表示。

“我们变革的目标,是通过打造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系统,实现有利于农户的利益分配格局的根本转型。”拼多多副总裁井然表示,未来三年,平台将在云南培养1000~1500名符合“新农商”机制的新农人推动“多多农园”的落地。让他们从“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到最后“农户自己干”。

仇焕广教授则分析认为,“多多农园”是需求推动供给的典型。这个实验体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确实命中了“人才留存”和“利益分配”这两个当下农产区的核心问题。如果“多多农园”能完成预设目标,不仅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更多农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