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02.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第62/86篇)
- 创意农庄设计:童话世界般的底袋洞小屋
- 2017研学旅行 有收获也有困惑!
- 青少年研学活动:蚯蚓环保小卫士堆制盆栽有机肥 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 休闲农庄如何快速增设乡村自然教育体验内容?
- 农庄研学活动课件:挖红薯自制红薯干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农场/营地规划
- 安徽省2018年认定的第三批研学旅行基地名单
- 长沙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准入管理办法
- 全文: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 江苏与安徽省:申报省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 地方政策: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
- 江西省《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
- 某中小学的乡村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 观鸟一日游研学活动教案(案例)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及设计要点
- 行走在农田中的课堂:暑期插秧(农耕体验)研学旅行活动纪实
- 福建省推出36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 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困境与解决方法
- 研学导师:研学旅行课程如何设计更有特色?
- 研学旅行与休闲农业结合的产物: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 产业+研学旅行基地的四种融合模式
- 武汉农业嘉年华规划建设项目2018年升级改造内容
- 体验+教育农场将成为休闲农业新热点!创意设计思路有哪些?
- 研学旅行行业内外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研学旅行基本常识及各地研学旅行基地认证名单!
- 研学指导师证书:怎样获取研学旅行服务资格及持证上岗?
- 研学旅行课程化的难点在哪?如何突破研学的实质问题?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三个关注点:学什么?去哪儿?怎么做?
- 研学课程主题开发:武汉南京等地的研学旅行主题有哪些?
-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怎样分类?其特点又有哪些?
- 木工坊,无人机,3D打印…一次创客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纪实
- 鄂浙皖三省地研学游特色案例介绍
- 2019年浙江省有哪些教育部门认定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 一次脑洞大开的研学活动:香港金融践习研学项目
- 什么是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如何打造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 农业科普教育:中小学校园与农业的碰撞(校园+农业科普教育怎么做)
- 研学农场-校园食农科学探索
- 蚂蚁是地球上最早的农夫-300万年前蚂蚁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 研学旅行:中小学(老师和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研学活动课程?
- 海南三亚市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挂牌-落地大茅远洋生态村!
- 为什么说研学旅行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 亲子研学实验:利用生活中随处可取的食材制作几个神奇的小实验
- 生物研学:太阳能杀虫灯杀虫原理、结构及应用操作
- 江西九江:老屋农庄的一次农耕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亲子农庄的选址有3个窍门,创业之初需了解!
- 视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职业体验内容及课程设计
- 3D视频:蜗牛的介绍-蜗牛研学知识
- 研学活动方案:倾听大树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力量!
- 科普教育当从娃娃抓起:深圳通过科普条例,中小学逐步实行科教学分制
- 福州植物园自然宣教中心与东莞森林公园科普活动
- 父母为孩子必备收藏的天文科普知识
- 学生走进植物园科普教育基地 开展七彩植物拼图活动
- 创客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4个特点!4个年龄阶段的案例分享!
- 自然教育怎么做?这个马来西亚槟城的15亩小农场给出标准答案
- 一个小学生一暑假花10万 火爆的研学游到底是谁的“盛宴”?
- 研学攻略:家长如何带孩子进行研学旅行?
- “做活”农业科普!广州首个涉农孵化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立
- 自然教育农场:小蜜蜂1日游研学课程
- 武汉江夏蜜蜂探索馆研学课程简介
- 线上教育“大逃杀”:逃离一线城市,奔往二三线城市
- 研学旅行中体验式学习评价标准是什么?亟待解决的3个问题是什么?
- 走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让绿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素质教育:如何区分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不同?
- 物理化学研学课程(视频):干冰制造雾景的科学实验
- 稀奇古怪的动植物化石,你能认出几个来?
- 乡村民俗游成为中秋节亲子家庭旅游新风向,带孩子出游要注意哪些问题?
- 校园南瓜节:让孩子乐翻天校园研学实践活动!
- 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都有哪些问题
- 2019-2020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设立条件及申报流程
- 揭开日本《食育基本法》与儿童食育的秘密:植物·食物·教育
- 幼儿园的食育课程:传递健康饮食,吸取大自然知识
- 案例经验分享:某中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案例及校本实施经验
- 研学旅行的“风口”下,哪些农庄将是研学的最大赢家?
- 研学旅行基地:开发模式选对了,轻轻松松也能玩转研学旅行!
- 研学旅行疯长之下,专家学者齐聚巴中寻找“游而不研,游而不学”的破解答案
- 云南首届研学旅行发展高峰论坛:明日将在昆明举行
- 农旅研学基地的开发模式有哪些?
- 研学旅游产品的要素与特性分析
- 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策略
- 如何创建和申报”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 亲子研学农园设计与农业科普基地规划
-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蚯蚓和鱼食物链生态演示课件
- 春季挖野菜吃野菜亲子研学游活动
- 解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 我国中小学实践基地发展特点及建设模式
- 在研中游 在旅中学: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正式成立
盛夏风荷举,源头漾清波。为推动关注森林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今天上午,国家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在钱塘江源头、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举行“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钱江源国家公园”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
“希望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让绿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小手拉大手,让绿色发展理念延伸到家庭、社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给活动发来了贺信,她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这项活动,牢固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立志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公益活动”是由全国政协倡导成立的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教育部等11个部委共同发起,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遗产地、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中,利用现有设施改造或规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以弘扬生态价值观为主题,开展自然教育和研学活动,推动青少年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启动仪式后,围绕“森林与人类”主题,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的研学导师和青少年朋友们分享了“我和森林”的故事,并就保护森林、建设国家公园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引导广大靑少年亲近森林,走进国家公园,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推荐哪些研学旅行主题内容?
森林承担着保护生态风景资源和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观光、康养体验、环境教育等重要职能,是开展生态旅游和研学旅行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森林生态保护的前提,着重探讨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的产品创新,以期为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市民生活压力加大,使其强身健体以保证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富有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大众青睐。森林生态旅游通过合理适度地开发,可以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旨在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促进研学旅行健康成长。研学旅行在国外研究中一般表述为“Educational Tourism”。在1970-1979年期间,丹麦最先提出,中国则源于1980年后。研学旅行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它是一种将旅游活动与普及科学知识结合的形式。本文基于当下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发展现状,旨在寻找一种实现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双赢模式。
二.研究内容
2.1 目标
森林生态旅游应始终将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还应注重特色营造,解决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同时,森林研学旅行教育手段应灵活多样,体现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
2.2 主题
2.2.1 科普主题
(1)趣味听音。科普内容:培养大众对鸟类音高、音色、音长等认知,如单音鸣叫鸟类绿孔雀叫声为“嗷一嗷一”,重复2个音节的鸟类如大杜鹃叫声为“布谷一布谷一”。培养护鸟爱鸟意识。
(2)闻香识花。科普内容:开展闻香识花活动,进行芳香疗法。
(3)舌尖森林。科普内容:了解森林蔬菜(草本如蕨菜、木本如香椿)、森林粮食、森林水果、森林药材、森林坚果等。
(4)学食物链。科普内容:普及森林食物链、生态金字塔。
(5)生态造林。科普内容:开展生态造林技术学习。通过割灌除草、修枝等,促进大众对造林技术了解。
(6)年轮趣读。科普内容:普及树木年轮与气候、环境等关系。如粗宽年轮说明降水丰富,细窄说明降水少。
(7)病害识别。科普内容:通过拍照、测量、记录,学习病虫害常识及治理方法。
(8)生态经济。科普内容:学习森林生态经济学,更好地了解森林的经济价值。
(9)无痕山林。科普内容:培养垃圾回收、垃圾分类环保理念。
2.2.2 活动主题
(1)手作设计。活动内容:开展树叶“剪纸”、植物首饰制作等。
(2)艺术绘画。活动内容:培养参与者通过森林素材开展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培养大众兴趣爱好。
(3)植物根雕。活动内容:聘请根雕艺术家为参与者讲解并制作。
(4)森林疗愈。活动内容:开展森林疗愈,尤其为抑郁症、自闭症以及聋哑人群开展森林冥想等活动,帮助患者恢复。
(5)原野树屋。活动内容:营造原野树屋,设置阅读区、冥想区、手作区等。
(6)丛林音乐。活动内容:通过声光电设备,在不破坏森林环境前提下,开展丛林音乐会。
(7)攀岩派对。活动内容:设置攀岩区域开展比赛。
(8)丛林射箭。活动内容:开展丛林射箭,让大众享受娱乐性和竞技性。
(9)山地骑行。活动内容: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开展山地骑行。
三.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是影响森林生态旅游和研学旅行品质的重要因素。以上所列仅为部分项目,仍有更多主题活动值得探索。笔者建议,在未来项目策划和产品开发时,可以有效借助高新科技、科普设施等开展寓教于乐体验,使大众在感受森林美景同时,掌握科学知识,享受森林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