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学者天津研讨应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10.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第25/132篇)

中新社天津9月24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为期2天的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启幕。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传统村落基层的众多保护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实际、可行的对策。

海内外专家学者天津研讨应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9月24日,为期2天的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传统村落基层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有效、可行的对策。图为参会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

此次研讨会针对纳入国家保护体系的“传统村落”。自2012年以来,由中国国家住建部牵头、多部委参加并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至今已评选出6800多个传统村落。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是国家确定必需保护的农耕时代创造的历史文明遗产,是中华民族根性的家园。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指出,传统村落的价值之宝贵,保护、传承和发展之必要,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仍有很多传统村落正在“空心化”,有的甚至接近消失。实际上,村落的“空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必然,也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中国近四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又使得这个问题来得尤为突然、快速、猝不及防。

海内外专家学者天津研讨应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9月24日,为期2天的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传统村落基层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有效、可行的对策。图为意大利艺术家博澜(Agostino Branca)向冯骥才赠送礼物。

冯骥才认为,学界有责任直面时代的挑战,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寻找传统村落“空心化”的根由,提出切实有效、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帮助政府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和落实方案。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设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大汖村为范本的传统村落“空心化”研究,是该中心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大汖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30多年前,村里尚有300多人,如今仅余13人。

研讨会期间,中心发布了近期成果《大汖村志》《大汖村最后十三人》二书,并展出专题展览“大汖村——一个将要消失的古村落”。

海内外专家学者天津研讨应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9月24日,为期2天的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传统村落基层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有效、可行的对策。图为冯骥才发言。

研讨会上,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多国学者,介绍了各自国家经历的村落“空心化”情况及应对方法和经验。各地致力于传统村落保护和研究的学者们,结合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据悉,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天津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2023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