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让父母放下焦虑,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近年来“幼小衔接班”逐渐成为一个教育方面的新词汇和新问题。“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不上的话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节奏……”面对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父母的焦虑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重视教育,重视分数是一直以来的家长心理。据调查显示,超过94%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班的重要性。在纠结与焦虑的双重作用下,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小衔接班,然而,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无异于揠苗助长。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为孩子好还是父母过于“急功近利”?不可否认,当今的社会充满着竞争,优胜劣汰无时无刻不在上演。面对压力,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将来适应生存环境,全面发展,从小便开始重视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挤占孩子的周末和课余时间,他们的生活开始失去了应有的颜色,变得和大人是生活一样忙碌并且浮躁。

研学旅行让父母放下焦虑,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拔苗助长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亦是如此。如何让一棵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的不是家长们盲目的焦虑而是悉心的培育和陪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们追求一时之快是无法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童年原本是孩子释放天性,快乐成长的美好阶段。但由于父母的焦虑,将自身重重的精神枷锁从小就压在孩子身上。

适当的放松,教育不是只有一条路

从小升初,到中考,再到高考,父母总是在不停的担心焦虑,并且不断的向孩子做出“必须成绩好”的心理暗示。这一点从“幼小衔接班”兴起也可窥见一斑了。

杭州有媒体曾报道称一名刚上幼儿园的3岁孩子出现“斑秃”,经医院检查发现是因为父母给他报了兴趣班,“学业”压力大导致的不自觉的抓头发行为。由此可见,父母给孩子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计划,很可能换来孩子的痛苦和不健康,得不偿失。

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因时施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无可厚非,无论哪个家庭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然而明智的教育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因时施教”。家长要对孩子起到一个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不同成长阶段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研学旅行让父母放下焦虑,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在这一方面,研学旅行不断发挥着自身优势。研学旅行遵循教育规律,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合一。

研学旅行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放松的环境,让孩子们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在旅行中快乐学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研学旅行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形式,它的出现也提醒广大的家长们,其实教育还可以这样。

调整好情绪,正视研学旅行

作为家长,应该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尽力减轻焦虑感,正视对于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幼升小,小升初还是中考高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成长。只有经历了这些必经之路,孩子才能够成长起来。父母该做的不是去上衔接班、兴趣班,而是遵循孩子成长的步伐,帮助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生活。

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有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旅行结合学生的年龄、地区、兴趣等因素,制定合理、生动的课程内容。

孩子们通过参加研学旅行这种独特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到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当下,研学旅行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家长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之中。然而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在不断进行中,研学旅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大势所趋。父母思想观念的改变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向前多走一小步,也许就是孩子成长的新契机。

研学旅行让父母放下焦虑,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父母应该学会减轻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尝试着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学游并重的理念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孩子不一定都适合追求分数,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正待发掘。而研学旅行恰恰给了家长们这样一个机会,去看见不一样的孩子。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