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然教育遇上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自然教育或成为主打款?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近几年,自然教育在我国迅速“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营地教育机构推出自然体验、自然探索、野外生存等一系列自然教育类主打款,自然教育也成为森林旅游的新业态。

当自然教育遇上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自然教育或成为主打款?

1.新教育带来生态旅游新风向

“去热带雨林,了解动植物,感悟生命的奥秘,解锁一个不一样的大自然。”“来一场森林徒步,用双脚丈量大地的宽度,爱上自然,只在一瞬间。”

2013年以来,我国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趋势,每年成立的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迅速递增。自然教育在我国一经出现,立刻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被各类机构所接受。无论是传统的自然保护机构,还是亲子活动俱乐部、户外探险、教育营地等各式机构都对“自然教育”表示认可,并将其引入工作中。

“营地”大多以自然地为场所,而“教育”可以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让孩子直接到自然界去观察和探索,从而激发对自然界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为何自然教育如此备受追捧?

自然教育究竟是什么?

自然教育的概念出现在100多年前,但未被正式定义。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王清春认为,自然教育是对特定自然环境资源的分析与利用,遵循合理的方案引导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领悟自然的美丽与奥秘,建立人与自然的深度联结,激发人们了解自然的动力,培养人们尊重自然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自然的行动。

虽然“自然教育”一词在我国近几年来才被提出,但实际有关自然教育的工作早已在民间开展多年,包括官方一直倡导的环境教育、动植物园内的环境解说、民间团体组织开展的自然观察等。更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开始从事“自然教育”这一领域的工作,并开始形成一种巨大的产业链,从这几年颇为流行的异地“研学”就可看出端倪。

“自然教育”的推广,已经无形中对生态旅游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的机构选择去自然教育较为成熟的香港、台湾乃至日本研学,国内也开发出了接待能力较为成熟的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等多处自然体验教育基地。

3.研学与自然教育的共同性

我们来看看研学和自然教育的共同之处:

当自然教育遇上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自然教育或成为主打款?

教育性

这种教育方式就是把教育的场所由封闭的学校引向开放的大自然,让受教育者能够观察、认识并体验大自然中的一切,这种教育方式是灵活的,也是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作为课程,研学和自然教育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果。研学课程应有不同学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

我们的校内课程是分为语数外、物理化学等不同学科,课程之间往往互不关联,这样就把本来完整的知识给四分五裂,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碎片化的,我们通过研学和自然教育,将学生从校内引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自然教育与不同学科的融合,能打破专业和学科的限制,锻炼到学生的全方位的能力和素养。

实践性

研学切忌沿用校内课堂教学的说教和单调讲解方式,多以启发、引导、互动为主,自然教育的打开五感,充分调动“视听触味嗅”,让孩子达成一种全身心的体验和学习。

评价多元性

既要评价学生学习发展的一面,也要评价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自然教育对学生、老师都有相应的专业评价体系。

4.自然保护地是自然教育最佳场所

营地教育将会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三足鼎立的未来青少年教育体系。营地教育能够提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场地、活动、社交3种场景。

王清春表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是我国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需要引领我国自然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目前我国最好的自然资源基本都处于各种形式的保护区域内,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王清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地在重点强调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还需要突出其全民公益性特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普教育游憩的机会是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

在全世界注重终身学习的风潮下,各国环境学习中心的成年人与家庭的使用者比例也有逐年渐增的趋势。未来,社会推动自然教育空间会越来越大,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