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供销社5举措破解农业产销问题,玉林供销社4举措力推农村物流优质发展
项目是决定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玉林市供销社对寄递物流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可落地能建设的项目支持。丰都县供销社规划打造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产销一体的综合服务,将基层社示范社升级成为农服务中心,计划3年在我县打造为农服务中心15个,提供农产品加工、农机服务、农村电商、农资供应等产销一体的综合服务。 Continue reading 丰都供销社5举措破解农业产销问题,玉林供销社4举措力推农村物流优质发展
项目是决定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玉林市供销社对寄递物流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可落地能建设的项目支持。丰都县供销社规划打造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产销一体的综合服务,将基层社示范社升级成为农服务中心,计划3年在我县打造为农服务中心15个,提供农产品加工、农机服务、农村电商、农资供应等产销一体的综合服务。 Continue reading 丰都供销社5举措破解农业产销问题,玉林供销社4举措力推农村物流优质发展
截至2021年底,产业园总产值近3亿元,拥有专业种植户320多户,务工农民610多人。2021年初,肥东县人民政府与上海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据悉,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规划建设160座雾耕植物工厂,主要种植生菜、番茄、水果黄瓜等瓜果蔬菜。 Continue reading 安徽肥东县:拟打造160座雾耕植物工厂,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近3亿元
截至目前,河池市第一批11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2.74亿元,已投入试点项目建设资金42.8亿元,投资完成率81.15%,全市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已初步成型。2021年财政部又在13个省份新启动13个试点,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地区通过不断探索,以农村土地资源和外部环境为基础,推动“接二连三”的农业多样化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Continue reading 为农务农!广西河池11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初步成型,总投资52.74亿元
大兴庄镇西柏店村位于平谷区西部平原区,距平谷城区8公里,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菊生产基地。药谷江村菊花园种植面积达600余亩,菊花品种500多个,已建成菊花观赏馆6000平方米。自2017年以来,药谷江村景区菊花园每年9月至11月举办“品菊季”,年均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500余万元。菊花园产业集花卉种植、加工厂、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实现农旅高度融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井喷式发展。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平谷“菊花村”与贵州麻江菊花园:农旅融合开拓乡村新局面!
10月24日,在“中国零售圈大会上,盒马方面表示,“十四五”期间(截至2025年底),盒马将在全国建设1000个盒马村,并在国内农业产地采购共计1000亿元的优质农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订单式农业发展数年来,真正迎来爆发期。江西将打造一批支撑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链主型”“群主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 Continue reading 盒马平台将在全国采购千亿元农产品,订单农业将迎来爆发
中青旅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服务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任务,创新提出赋能乡村振兴的“1+3+N”一揽子综合文旅解决方案,即通过提供综合性文旅服务,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围绕“中央厨房+订单农业+优质团餐”、研学旅行、智慧文旅平台、综合文旅服务等多领域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方案已在多个地市、县域落地项目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Continue reading 解读中青旅“1+3+N”方案:大力践行乡村研学旅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随着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依托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一批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截至2020年,共有3274个村镇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逐渐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壮大了乡村产业的队伍,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附件1: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额分配;表附件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模板) Continue reading 2021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启动,湖北与湖南各分配18个名额
据测算,2021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9.84亿,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2%;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3898亿元,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1%。全国乡村旅游全面恢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作出积极贡献。海南三亚中廖村、云南昆明呈贡乌龙古渔村、四川成都黄龙溪村……“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特色乡村游人如织,全国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Continue reading 2021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近10亿,总收入近3900亿元
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比例由高到低的农业新业态形式依次为:设施农业(20.13%)、电商销售(17.25%)、农产品加工(14.34%)、休闲观光农业(13.2%)、有机农业(10.52%)和生态循环农业(9.63%)。总体来看,农业新业态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过现阶段农业新业态发展仍然面临着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度低下 Continue reading 经济日报:推动农业转型,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新型业态?
通常人们提到农业现代化,常意味着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济效益等。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仍存在五个方面的短板:第一,农民收入差距较大;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第三,农民文化素质跟不上;第四,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差距较大;第五,农村的生态环境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有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需正视短板,从当下实际出发。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农业现代化宜从当下实际出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保障农产品绿色安全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前景非常好。加工企业对订单农业的渴求,极为强烈,甚至比农民生产者更为迫切。因为,优质,意味着更好的市场,更高的收益。而没有订单农业,获得规模化的、规格化的优质原料,就非常困难,乃至不可能。所以,如果有意于此,可以放手一搏。 Continue reading 订单农业是新型农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但需警惕这些骗局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3090个,你记得几个;农业服务会不会成为创业或布局的重点;社区团购值得传统农业产业企业布局吗;生鲜电商到底还有没有红利…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于永德表示,农业服务型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生产资料供销为起点的。如中化农业将农资销售渠道转变为服务渠道,对接当地的农机和专家服务。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即将爆发;农业服务型企业正在兴起
初入皖北大地,辽阔无边的清新碧波扑入视野,密密层层的柔嫩麦苗平展地延伸着,一派生机。近日,“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深入安徽省砀山、利辛、怀远等地,探访走出贫困的皖北村庄新风貌。在皖北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资源充分循环利用,生态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扶贫产业模式。怀远:一根草绳牵出一条致富路 Continue reading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打造“变废为宝”的扶贫产业
“共享稻田”作为一个新鲜概念,本质上是一种“订单农业”:农民经历播种、插秧、灌溉、施肥等环节收获的大米,不再直接销售给形形色色的中间商,而是早已被“私人订制”。精准帮扶,需要全民参与。利用“互联网 ”思维、共享模式,宁波市鄞州区与和龙谋划推出“共享稻田”,以“共享”的方式面向社会推介和龙稻米。两年来,1.4万块“共享稻田”共实现销售收入1395.2万元, Continue reading “共享稻田”搭建乡村农田与城市居民餐桌的发展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