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江西省生态建设中心先后在室内多地调度推进CCER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试点工作落实情况,实地勘察了项目建设点。株洲市荣登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榜单,将获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这是株洲市有史以来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最大的单体投资林业项目。广东省中山市近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工作。 Continue reading 江西开发CCER林业碳汇试点项目,湖南株洲斩获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3月3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特邀请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教授级高工张国斌为大家作林业碳汇专题讲座——“双碳”背景下林草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近日,山东省菏泽市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黄河流域国家储备林碳汇开发示范基地在定陶揭牌。这标志着菏泽市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初步形成,林业碳汇开发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Continue reading 林业碳汇:云南举办专题讲座,浙江发布10大树种,菏泽开发首个基地

广东:举办湿地自然教育宣传活动,自然体验嘉年华走进中小学校园

近日,“春天,在湿地遇见生机”自然教育开放日暨2023广东省自然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在佛山市滨河湿地举行,引导市民走进湿地、认识湿地、保护湿地。截至目前,广东共认定省级自然教育基地100个,建设省级特色自然教育径101条,涌现出从事自然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超过500家。接下来,广东将继续联动各自然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朋友带来更多以大自然为师的生态教育实践课 Continue reading 广东:举办湿地自然教育宣传活动,自然体验嘉年华走进中小学校园

海东打造互联网+牦牛绒产业基地,重庆建成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

在不到十亩的土地上,可以从一种种子变成一种蔬菜,一年可以生产40吨青菜,150吨鲈鱼。这就是梁平鱼与蔬菜的数字化工厂,这是第一个从实验中走出来,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项目。青海撒拉族自治县海东市与相关企业携手,共同推进“互联网+牛毛产业”向“牛毛产业”的发展,促进牛毛产业的发展,提升牛毛产业的整体水平,努力把循化县建设成为全球牛毛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ontinue reading 海东打造互联网+牦牛绒产业基地,重庆建成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依据《规划》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在农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Continue reading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毕节市是贵州省最早推出的4种林业碳票的城市。为推进林业碳票“点绿成金”,地方出台了贵州省首部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和首部林业碳票碳减量测算办法,促进了林业碳票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位于湖北黄石国家地质公园内,原为大冶铁矿的开采地。长年累月的采矿,不但让三个矿洞变成了一个高达四百多米,洞口面积超过一百万平米的巨型矿洞。 Continue reading 毕节市已在贵州省发行4张林业碳票,这个矿山公园曾是铁矿露天开采场

凌海市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海港沿镇启幕乡村振兴产业示范

锦州凌海市以设施蔬菜、猪肉等为主要产业,在国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发展到76000亩的设施农业,年产值达到23亿元。上海合兴“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在崇明区港沿镇隆重揭幕,园区总用地4007平米,首批进驻园区的20余家企业有“崇明米业”和“虹华园艺”等,均是以“生态环保”为主的龙头企业。 Continue reading 凌海市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海港沿镇启幕乡村振兴产业示范

研学资料:生态农业基地怎样开展蝗虫养殖研学活动?

饲养1万只东亚飞蝗成虫可达20公斤,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再喂。飞蝗对农药很敏感,吃了带农药的食物会很快死亡,对于这一点在养殖中要高度注意。在飞蝗的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天敌的侵害。另外还要注意蝗虫病害的发生, Continue reading 研学资料:生态农业基地怎样开展蝗虫养殖研学活动?

中国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报告,多部门联合制订《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总结 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近日,多部门联合制订《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签署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合作备忘录,这是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引领区。浙江力争到2027年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000家、未来农场100家、和美乡村示范村1000个。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报告,多部门联合制订《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近年来,许多地区发布了一些建设项目和典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颁布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为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创造创造了有益的经验。宝兴县率先建立了“宝兴县生态产品转化促进局”,成立了一家注册资本2亿元的投资公司,以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搭建交易服务平台,已签约林地300余亩。 Continue reading 宝兴县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为什么说我国的智慧农业项目还处于摆设和展示功能阶段?

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农业,但目前智能农业发展速度较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一定的时间。很多地方的智能农场,都变成了摆设,主要功能只供政府接待和参观,这是政府的“业绩”。因此,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在目前的阶段不能迅速提高经济收益,这是因为当下的农业物联网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说我国的智慧农业项目还处于摆设和展示功能阶段?

湖北宣恩:自然保护区与村集体探索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共管之路

七姐妹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丰富而珍贵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七姐妹山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东北的椿木营、潭河两乡的边界,与秦家大山、八大公山遥遥相望,距离宣恩县城约40公里。七姐妹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100多种具有观赏价值的,例如杜鹃18种,珙桐花遍布整个山头,兰草、木兰、吊钟花、紫薇、紫茎、野百合,到处都是。 Continue reading 湖北宣恩:自然保护区与村集体探索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共管之路

河源开启互联网+全民义务植绿新模式,成都国家公园创新村集体资源管理模式

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在与片区内所辖的35个村(社区)签订集体资源管护协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机制。1月29日,广东省河源市将举行“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启动仪式,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发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深入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Continue reading 河源开启互联网+全民义务植绿新模式,成都国家公园创新村集体资源管理模式

每省6个名额!2023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启动

昨日(2023年02月07日),农业农村部启动2023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申报类型分为四种。即生产型、经营型、管理型及服务型。每个省份推荐申报数量不超过6个,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2月14日。各类企业及社会主体均可申报,重点向市场主体倾斜。侧重认定一批体现智慧农业建设水平的生产型示范基地, Continue reading 每省6个名额!2023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