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10个村落入选国家级名录,2023年完成21个村落改造工程

2022年10月8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下达2022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和市级补助资金计划,21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其中,它们将获1.19亿元市级补助资金支持。截至目前,重庆共有11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5个村落列入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今年重庆对21个传统村落实施了保护和改造工程(围绕传统民居品质提升、消防设施建设、历史遗存保护等方面)。 Continue reading 重庆:110个村落入选国家级名录,2023年完成21个村落改造工程

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渔湾村通过保育朱鹮、种植纯天然水稻、开发文创产品以及建设生态农场等措施,成功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该村每月举办一次集市活动,村民可集中售卖土特产。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包括3号、4号民宿群以及房车营地、茶园、创客中心等在内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通过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Continue reading 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案例:村集体引进策划公司建设农创田园综合体

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2023年里,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以城乡融合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苏南模式,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的天宁样板。 城乡融合指将城市和农村的行政区划合并成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即“城乡统筹”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旨在促进城乡发展协调,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实施城乡融合政策,是充分发挥城镇和农村各自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人口规模,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Continue reading 天宁样板:培育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体,打造城乡融合江南水墨乡村

重庆铜梁启幕第二届红高粱节,天津举行2023年农民丰收开海节

“粱成美景·醉美福果”红高粱节活动将于9月9日开幕,地点位于重庆铜梁区福果镇,旨在通过融合农文体商旅业态发展,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天津滨海新区在2023年举办了以“庆丰收 促和美——最美‘丰’景‘乡’约大海”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开海节),活动包含展览、演出、开海仪式等环节,旨在提振乡村精气神、推动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Continue reading 重庆铜梁启幕第二届红高粱节,天津举行2023年农民丰收开海节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造民宿,建咖啡馆,创农业实践基地…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南津渡街道香零山村,游人在由闲置房屋改建的咖啡馆小憩。该村将闲置的房屋、土地改建成咖啡馆、智慧农业实践基地,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1至7月,香零山村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万元。百家村近年来积极打造精品民宿,通过出租农房建民宿,每年可以增加50万元的收入。村里会考虑利用村内玉兰湖等丰富的水系资源和休闲林地资源,开发游船等水上项目 Continue reading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造民宿,建咖啡馆,创农业实践基地…

案例:西安市蔡家坡村与云南鹤庆新华村的乡村艺术建设

深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创新转化,是当下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传统技艺传承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四川绵竹年画村、山东潍坊杨家埠风筝村、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村、河南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河北蔚县剪纸村等,都成功实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与产业融合。这些实践让传统技艺和文化在满足当代需求中大放异彩,显著推动乡村发展。 Continue reading 案例:西安市蔡家坡村与云南鹤庆新华村的乡村艺术建设

福建晋江市陈埭镇: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规划塑形重建“美丽乡村”

通过流程再造传统的农耕技艺,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乐趣,还能获得必要的劳动满足感和成果认同感。这将吸引更多人到乡村愿意花钱流汗,开开心心地为“劳动买单”。原本在乡村里不起眼的很多事物也会因此华丽蝶变成为具有消费吸金功能的“香饽饽”。晋江市在陈埭镇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后,运用科学、系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将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在“最后一米”。通过网格化服务,社情底数得到动态更新,风险预判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回应民意和提供服务更高效。 Continue reading 福建晋江市陈埭镇: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规划塑形重建“美丽乡村”

云南:保山昌宁县获称“中国甜笋之乡”,盐津县主推竹产业融合发展

最近,昌宁县举行了几个重要的仪式和推介会。首先是“中国甜笋之乡”的授牌仪式,接着是“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和“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甜龙竹种源保护繁育基地”的揭牌仪式。最后,还举行了“甜笋之乡·中国昌宁”竹产业招商推介会。盐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着市委提出的“六大高原特色产业”的战略目标,将竹业融合发展列为全县“三大振兴产业”中的一项,积极推动竹业融合发展。 Continue reading 云南:保山昌宁县获称“中国甜笋之乡”,盐津县主推竹产业融合发展

珍稀食用菌全产业链(种植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案例

公司拟租赁湖北SA农业发展公司现有闲置厂房建设珍稀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用于生产加工珍稀食用菌以及为周边村民提供各类菌种菌棒,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利用公司现有闲置厂房进行生产,占地面积约23333.3m2,项目劳动定员120人(公司不提供食宿)。菌种菌棒生产线1条,建成后日产菌种菌棒10万棒。食用菌罐头加工生产线1条,建成后年产食用菌罐头5000吨。 Continue reading 珍稀食用菌全产业链(种植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案例

山东河南规范村庄建设,天津再建150个示范村,湖南村庄规编达82%

山东省于2023年2月推出了《聊城市村庄规划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属于山东省首个村庄规划立法试点。已出台的该“管理办法”将为聊城市村庄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供法律上的保证,并对山东省的发展提出了可资参考的范例。早在2022年9月,河南省发布了《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政府令第212号,已于去年2022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Continue reading 山东河南规范村庄建设,天津再建150个示范村,湖南村庄规编达82%

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特色产业助理,美丽乡村建设帮手

“乡村振兴协理员”,即乡村振兴助理,是一种专门帮助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改善政府管理”、“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等岗位。北京市人社局于2022年5月16日公布,按照国家教育部、人社、教育部等部委的有关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支一扶”工作,现拟在北京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助理”招录工作,招录人数为494人。 Continue reading 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特色产业助理,美丽乡村建设帮手

富营养紫色大米:云南普洱市水稻老品种”开辟出新市场

中国紫米是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优质米种,其主要生产地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据统计,2019年中国紫米种植面积约为48.8万亩,产量为11.4万吨,其中江西省的种植面积最大,占到了全国的80%以上。2023年入夏,来到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克曼村紫米种植基地,一个多月前移栽的水稻秧苗悉数成活,正在返青分蘖。 Continue reading 富营养紫色大米:云南普洱市水稻老品种”开辟出新市场

四川安岳争创“天府乡村旅游名镇“,吉林龙湾举办杜鹃花卉旅游节

日前,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卧佛寺”风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以农业和旅游相结合为切入点。以柠檬、石刻等特色资源为依托,推动优势业态的融合和资源要素的集聚,统筹推动农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2023吉林龙湾群山中的杜鹃花旅游节在吉林群山中的吉林群山中举行,主题是“守护绿色,担当使命,向未来”。 Continue reading 四川安岳争创“天府乡村旅游名镇“,吉林龙湾举办杜鹃花卉旅游节

山西规划2030年建设千家乡村民宿,广东民宿协会发布明价诚信倡议书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发布《山西省乡村民宿业发展规划(2022-2030)》,明确指出,在此基础上,将乡村民宿发展提升到1000个以上,打造山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新亮点。日前,广东省旅行社协会民宿分会联合31个地级市(县)民宿协会和平台企业,向广东省各地的民宿经营者和从业者发出了一份公开信,其中提出了“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的倡议。 Continue reading 山西规划2030年建设千家乡村民宿,广东民宿协会发布明价诚信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