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案例演示:基本内容有哪些?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470/483篇)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时,其基本内容有哪些?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和潜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德,激发他们热爱学习、掌握本领和报效祖国的热情。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学会与他人合作。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案例演示:基本内容有哪些?

教学要求: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应用;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知识去思考理论问题,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掌握好重点并注意通用性;上课必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课堂笔记,应认真仔细,动手动脑,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实验科目,注意培养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纪律:必须听从认课指导老师讲解,有疑问应先举手再提问,不能交头接耳;未经允许,不可以互串座位,不准用硬物在桌子上刻画,未经允许不准翻动抽屉中物品;必须按要求领取工具及实践器材。认真领悟线路图及内涵;每张课桌的同学在未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邻桌或其他同学借用工具或器材;每张课桌的同学应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工具及实践器材,防止损坏或丢失,如有以上现象应按价赔偿。

劳动教学课时:共2小时,时间分配包括安全教育10分钟,实际操作过程理论讲解约25分钟,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约60分钟,交流总结约15分钟,课间休息约10分钟。

劳动教学用具和材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例如,制作衣架需要准备十号铁丝、老虎钳、老虎凳、锤子等材料和工具;安装自行车需要准备各种型号的扳手、老虎钳、镙丝刀、打气筒等零部件和工具。

教学重难点:要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制作衣架的材料、工具和制作程序以及自行车的零部件、工具和安装程序。同时,要克服制作衣架和自行车安装过程中的难点。

劳动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安全教育、讲述新课、课后小结评比等环节。在导入新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在安全教育时,要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讲述新课时,要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课后小结评比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他们的进步。

工具验收、小结:在课程结束后,要对所使用的工具和器材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其完好无损并放回指定位置。同时,要留下部分学生打扫卫生和清洁课堂。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案例演示:基本内容有哪些?

案例演示1:校内劳动主渠道的劳动教育课程构建

1.打造环境课程,营造劳动氛围

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的显性文化,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观念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声的文化力量。为了更好地营造劳动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教室和卫生包干区作为现成的劳动教育基地。在每学期初,学校会为各班级划分包干区域,并安排学生值日。一部分值日学生负责教室卫生,另一部分则负责校园公共区域(即包干区)的卫生。

此外,学校还推行了每天早午清扫制度,并制定了卫生评比标准。政教处和年级分层对每天的早晚清扫、每周进行检查、登记、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依据。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我们还科学利用了校内绿化园地。根据节气结合学校栽种苗木,利用劳动课、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学生参与校园绿化与管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动手能力,还将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劳动过程中。总务处和年级分级对各班级学生参与校园绿化与管理的检查、登记、评比结果也纳入了班级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2.融入常规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学校的常规课程是主体课程,我们应从多方面融入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在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中得以渗透和落实。为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我们研发了《剪纸》、《根雕》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创新实践类校本拓展课程。这些课程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以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

在课程安排上,初一安排劳动课专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后实践,初二则安排班主任兼任劳动课教师。每学期任课教师会对所有学生的参与劳动情况、劳动成果等进行等级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审美观念,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案例演示2:校外劳动教育课程构建

要推进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达成共识并形成合力。除了抓好校内劳动主阵地外,还应通过家庭劳动实践、假日实践和社区活动课程等途径,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

1. 家庭劳动实践是辅助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家庭是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重要场所,家长则是学生最重要的劳动情感启蒙者和劳动习惯培养者。家庭教育应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家务活”,重点培养学生的居家劳动意识、劳动习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忙做,全家的事情一起做。通过劳动实践,强化学生的家庭角色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良好品德。

2. 节假日实践是辅助自我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每个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机会。应结合节假日,为学生设计劳动实践作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锻炼服务技能。例如:植树节可以组织植树造林活动;端午节可以设计包粽子的活动;劳动节可以安排家务劳动;春节期间可以开展美食制作等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实践,提高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价值,并在常态化的劳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3. 社区活动是辅助社会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劳动实践基地、企业和小区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场地。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酿酒过程;参与和学习茶叶制作的实践活动;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和为敬老院清扫卫生的活动;到幼儿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美化环境等活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小区卫生打扫、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还能拓宽视野,强化他们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学校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对各班级学生参与家庭劳动、节假日实践和社区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依据。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演示3: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强调实践与体验相结合。通过积极的劳动实践体验,学生可以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培养认真负责、团结互助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我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劳动成效,体现劳动教育的多样性特点。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服务对象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劳动学习情况。

(一)劳动行为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劳动行为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发展变化。学生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劳动行为评价。

(二)劳动成效评价

劳动教育的成效有时表现为一种行为,有时则是一个任务的完成或共同完成一个劳动项目。针对不同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来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效。如果是劳动任务,评价的内容应关注任务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等方面;如果是解决一个劳动项目,评价的内容则要关注学生劳动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与目标达成等方面。

成效评价可以采用劳动成果展示、劳动心得交流、学期劳动之星评选等方式,并由教师、服务对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标准。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