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明光成立乡投公司整合闲置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不断扩展造林空间,在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二龙回族乡创新试点,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安徽明光市部署今年“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建设工作,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成立镇级乡投公司(森林银行),由各村整合资源入股、森林银行统一运营,承接长三角林业产业转移,使“闲置资源”变“活资产”。 Continue reading 安徽:滁州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明光成立乡投公司整合闲置资源
盘活乡镇乡村闲置资产
安徽省滁州市不断扩展造林空间,在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二龙回族乡创新试点,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安徽明光市部署今年“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建设工作,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成立镇级乡投公司(森林银行),由各村整合资源入股、森林银行统一运营,承接长三角林业产业转移,使“闲置资源”变“活资产”。 Continue reading 安徽:滁州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明光成立乡投公司整合闲置资源
2019年2月,西安市首个含民宿经营的专业合作社“云台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鄠邑区成立。2021年7月2日,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新八村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正式揭牌成立。2018年,作为返乡创业人员的本村村民的王淼先期动员本村16户村民,让这个闭塞村庄的村民们了解民宿这个新潮的事物,并愿意投身其中,由此成立了永清县艳阳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Continue reading 多地成立民宿专业合作社,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与闲置宅基地
2月20日,长沙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浏阳大瑶镇、集里街道、沙市镇东门村、柏加镇柏铃村、张坊镇上洪村成功入选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先进单位。近年来,浏阳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展土地合作、资源开发、物业经营、乡村服务、产业带动、农房合作等六种模式,鼓励盘活各类资源,助力村级增收。 Continue reading 湖南浏阳:六种模式盘活各类农村资源,促推新兴村集体经济发展
今年,通山县城发集团帮助该村成立隐水农旅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依托两大景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循环经济,提高村集体收入。该县以石门村、隐水村作为试点,成立村级投资公司,整合资源,将农村资产资本化,向市场要效益。经该集团培育,让村级公司集聚生产要素、凸显平台功能,实现由输血到自主造血,带动农民增收,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 Continue reading 通山县:培育村投公司,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本与人才
天津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022年累计完成进场交易5652笔,成交金额71.98亿元,成交土地46.46万亩。全年市场交易竞价率29.35%,溢价率9.93%,带动农民增收3.41亿元。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前,《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印发,旨在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采取多种方式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进行盘活利用。 Continue reading 天津:出台政策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跃
近几年,许多县镇都在尝试建立“村投公司”,比如江西省宜春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都曾尝试在县级层面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探索以村投公司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劲。我们认为,这将是振兴农村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一剂良药。村投公司通过集中农村集体资源,打造专业化的涉农投资平台,可以有效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资源配置单打独斗、产业格局小乱散弱等现实问题。 Continue reading 盘活农村资产资源的“村投公司”来了,面临哪些痛点?如何破解?
新疆阿勒泰市雪都村的“共享菜园”项目,是利用闲置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益举措,既丰富了城市居民对农村的认识,也将乡村旅游由“拍照打卡式”变为“劳动体验式”。“认领”菜园后,市民们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自己的菜园进行实时控制,不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而且还能在手机上监测幼苗的生长状况 Continue reading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新疆切尔切克乡开启“共享菜园”服务项目
切实履行主体职责,充分盘活和使用好农村国有资产,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到 XX年底,彻底清理、移交和盘活农村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行动方案》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主要手段有管理自营、租赁运营、招商引资、重组整合、改造提升、以资抵债、收股转包及产权交易等。主要资产为农业企业闲置、无效的扶贫项目资产 Continue reading 某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专项行动方案(低效扶贫项目)
南陵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南陵路径”,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行动示范县荣誉称号。目前,南陵县已完成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两品一标”农产品93个,培育家庭农场2005个。2022年全县村级集体平均均经营性收入61.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47.5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7个,占比59.18%。 Continue reading 南陵县:完成15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59%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
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由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发布,昆山市“县域公共服务‘三个一’机制打造‘城乡共同体’”案例成功入选22个案例之一。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将于2023年1月10号正式施行,并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新建扩建工程要利用现有的用地、设备,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途径进行改造。 Continue reading 昆山构建县域新型“城乡共同体”,湖南发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但存在着大量的配套资金不足,“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致使集体经济“空壳化”。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广东省委在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南丰县开展了“金融强村贷款”,探索了以财政贴息、风险分摊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活水,撬动金融资本进入农村,有效破除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融资瓶颈。 Continue reading 南丰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融资瓶颈,政协委会建议创新集体经济融资担保模式
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日前正式出台,已提交到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审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以“破5冲10”为抓手,从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产业兴村三个层面,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强化政策指导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100余万元 Continue reading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首次亮相,共和县三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房屋等资产,这些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资产,对农村农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四资运作”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三端管理”则注重经济活动的五个环节的相互联系,而“四资运作”则是“三端管理”更加顺畅、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Continue reading 串联“三端管理”与“四资运作”,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资源
2022年以来,安康市汉滨区纵深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以助推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产业帮扶为落脚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情实际,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有效带动结对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返乡“归雁”将王岩村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繁荣村的新鲜鸡蛋3小时内就出现在汉滨城区超市 Continue reading 安康市汉滨区:结对帮扶村集体经济,纵深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