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本文隶属:13.湖北现代农业规划(第4/17篇)

1.3.3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产业市场风险较大

发展产业与种植粮油作物不同,种植粮油作物在山区目前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发展产业产品必须进入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销售,才能获取效益并维持“再生产”,因而还面临市场风险。耕地差异大、分布散,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有限,这是贫困山区的实情。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使贫困山区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山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受市场影响起伏波动较大,这在市场价格变化快的中药材产业上表现最为突出,近年来山区茶叶产业面临“市场危机”也日渐凸显。

1.3.4 农民科技素质与产业发展有差距

农民是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但目前的情况是,贫困群体中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而且越是贫困群体,这种情况越发突出。不少山区留守农民仅满足在家带孩子、种粮保自足,收入主要依靠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力,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3.5 金融服务存在短板,产业扶贫资金不足

贫困山区的金融服务仍是一块“短板”,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山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流动性约束突出。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原料收购的季节性很强,收购量集中,并且对农民需要采用现金及时结算,难以赊账,因而企业感到资金周转压力很大。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实力弱,再加上不少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松散,因此很难招得金融机构的青睐。

第二章 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安排,按照省委、省政府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要求,把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制定精准扶持到户到人措施,进一步增强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找准优势主导产业,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以农林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在培育自主创业思维、增强自我积累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基础,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2.2 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突出扶贫效应,瞄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努力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

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的原则。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业扶贫、教学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形成贫困山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动员号召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调动全省科技资源投身服务于脱贫攻坚战,以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2.3 主要目标

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集信息采集、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湖北省“三农”大数据平台。

产业化扶贫。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兴办农业龙头企业,盘大现有企业,增强加工转化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大力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建立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开辟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智力扶贫。把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从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入手,提高贫困户子女就业、创业的能力。结合产业化扶贫,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雨露计划,加强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对贫困村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长短产业,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到2019年全省590万贫困人口中需要通过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力争到2019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项目。全省贫困人口都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来。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基地和龙头企业。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湖北省扶贫攻坚目标。

到2019年,特色优势产业在符合产业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建成适合贫困地区发展实际的产业体系,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帮助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收入水平超过同期国家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所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第三章 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湖北居全国高贫困发生率省份第一方阵,扶贫开发任务之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湖北为6.59%。湖北贫困户及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7位,与中部六省相比,居第3位,仅次于河南省和湖南省。湖北贫困人口分布随着地理位置走高而增加,贫困发生率山区相对要高,平原地区相对较低,东西部相对要高,中部相对较低,地理特征比较明显。山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占比高。截至2015年末,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涉及90个县市区,其中,四大片区范围的贫困县市区为37个,占全省总数的41.11%,其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9.9%。37个县贫困发生率为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11个百分点。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地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山区是湖北贫困人口的集聚区,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是湖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粮油供给充足、市场流通便捷,在稳定发展粮油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茶叶、蔬菜花卉果树、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

3.1 片区精准扶贫的产业选择

湖北省扶贫产业众多,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为主。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而且贫困人口分布不集中。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边远、深山地区,交通极为不便。本规划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力求产业的安排能够覆盖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从近年来湖北省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来看,特色种养殖业对扶贫的贡献较为明显,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仍然是产业扶贫的首选。

坚持区域扶贫与产业精准扶贫“两轮驱动”,切实在产业精准扶贫上下功夫、谋思路、添措施。结合湖北省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幕阜山片区农牧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围绕市场需求,依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推进地域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力求在产业扶贫中将片区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走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