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举办湿地自然教育宣传活动,自然体验嘉年华走进中小学校园

近日,“春天,在湿地遇见生机”自然教育开放日暨2023广东省自然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在佛山市滨河湿地举行,引导市民走进湿地、认识湿地、保护湿地。截至目前,广东共认定省级自然教育基地100个,建设省级特色自然教育径101条,涌现出从事自然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超过500家。接下来,广东将继续联动各自然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朋友带来更多以大自然为师的生态教育实践课 Continue reading 广东:举办湿地自然教育宣传活动,自然体验嘉年华走进中小学校园

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模式:城乡村居联动,共孵N+1菜园,共享研学体验

新陆村建立了628亩的高标准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并将其建成一个集农业种植、休闲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蔬菜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学生研学基地。宝虹家园和新陆村合作共建了一个“小先生”的“共同的花园”,为“小先生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日前,闵行区浦江镇推出了“春日课程”,让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菜农”,学会了如何种“阳台蔬菜”。 Continue reading 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模式:城乡村居联动,共孵N+1菜园,共享研学体验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2月16日,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举办了2023年“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颁发了2022年度校园“环保小卫士”奖状,并向获奖学生赠送了由保护区编写的《壶瓶山鱼类图鉴》工具书及宣传画册。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夯实森林资源基础,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Continue reading 湖南石门县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湖北宜昌加快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嗅一嗅,尝一尝,辨别哪杯才是纯净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本课程为小班的科普课,以学生的身体感觉为依据,分辨出杯子里的水。在教学中,幼儿的参与意识比较强,但是课堂上的纪律却很差,在作业之前,我没有对孩子们进行任何的提示,导致一些孩子在第一次作业时就把教材给弄乱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肯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我认为,他们的选择很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会用眼睛、鼻子、嘴巴来分辨。经此一课, Continue reading 《嗅一嗅,尝一尝,辨别哪杯才是纯净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广东全面开启春日赏花森林文化周活动,德阳启动森林防火教育进校园活动

2月16日,广东省林业局在东莞市举办“花开岭南·绿美广东”2023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春季活动。活动公布了“寻花迹·绿美广东赏花线路”,为市民们梳理了5条赏花线路,以及26个赏花点。沉浸式绿色科普主题公交车、绿化知识闯关答题赢取31200个红包、畅玩手机小游戏“绿化”山头公园……2022年,青岛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推出了“绿色嘉年华”系列活动。 Continue reading 广东全面开启春日赏花森林文化周活动,德阳启动森林防火教育进校园活动

湖北宣恩:自然保护区与村集体探索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共管之路

七姐妹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丰富而珍贵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七姐妹山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东北的椿木营、潭河两乡的边界,与秦家大山、八大公山遥遥相望,距离宣恩县城约40公里。七姐妹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100多种具有观赏价值的,例如杜鹃18种,珙桐花遍布整个山头,兰草、木兰、吊钟花、紫薇、紫茎、野百合,到处都是。 Continue reading 湖北宣恩:自然保护区与村集体探索生态产业共建共享共管之路

四川文旅强劲复苏,成华区发展研学新业态,塑造研学新品牌

在研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学习手册进行了知识点的总结与分享,而父母则听取了《共情式亲子沟通促进有效陪伴》的家教报告。“研学团的导师会带我们去探索,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11岁的王志轩,是他第一次来这里学习。“今后,我要多注意保护大熊猫和其他野生生物,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开始,多参加一些环保活动。”王志轩说。 Continue reading 四川文旅强劲复苏,成华区发展研学新业态,塑造研学新品牌

广东江门:结合本地资源开发研学活动课程,搭建文化传承桥梁

2023研学旅游不断升温,成为江门文旅市场新蓝海!中国旅游报消息,广东省江门市,一大批身着学校制服的年轻游客在大自然教育的指导下来到这里。他们到新会柑橘园当“柑农”,在新会陈皮制作工艺中,从剥皮、翻皮、晒制等工艺中,体会到新会陈皮特有的魅力。在台山那琴湾沿岸,台风科普、滩涂寻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村民”们一进入这个村庄,便展开了一次旅游的旅程。 Continue reading 广东江门:结合本地资源开发研学活动课程,搭建文化传承桥梁

2022年乡村旅游大幅增长,共享农庄是2023年重要发展方向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乡村旅游订单量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91.0%),其中亲子游、家庭亲子游需求持续增长。到2025年,乡村旅游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万亿元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4%左右。到2035年,乡村游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乡村旅游大幅增长,共享农庄是2023年重要发展方向

安徽宣城探索低碳社会发展路径,广东建成22条观鸟特色自然教育路径

安徽省宣城市日前出台《林业助推低碳社会发展的意见》,根据国土“三线三区”规划,进一步提出架构“低碳城市—零碳乡村—负碳森林”低碳社会发展雏形。目前,广东省已建成101条特色自然教育径,总长度达176.4公里,其中建成有22条专门的观鸟主题特色自然教育径,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以及韶关等沿海湿地和粤北地区。 Continue reading 安徽宣城探索低碳社会发展路径,广东建成22条观鸟特色自然教育路径

云南第8届高原蔬菜展在昆开幕,富平柿饼首届全球经销商大会开幕

据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消息,11月24日至30日,云南省第八届高原蔬菜展——秋冬蔬菜品种展示会在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宜良基地举行。11月25日,以“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为主题的2022中国富平柿饼节暨首届富平柿饼全球经销商大会开幕。此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个媒体平台进行全球直播。 Continue reading 云南第8届高原蔬菜展在昆开幕,富平柿饼首届全球经销商大会开幕

上海开展首批自然教育师培训,从业多方联动展示自然教育魅力

近日,为推动上海自然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培养自然教育行业专业人才队伍,上海举办首批自然教育师培训班。培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学员在课后进行课程设计优化练习、自然笔记实践和小组讨论展示,巩固所学,学以致用。最后,中国林学会为考核合格的学员们颁发了“自然教育师”证书。 Continue reading 上海开展首批自然教育师培训,从业多方联动展示自然教育魅力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日前挂牌成立。学院将着力培养具有碳中和与农林固碳减排的综合科学素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跨领域减排增汇能力。日前,贵州省首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成功发行。此次发行的丹青碳票基于10万亩竹林开发,经测算,每亩可固碳超2吨,2016—2020年的5年计入期内,可固碳104万吨,价值5000万元。 Continue reading 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碳中和学院,贵州首张竹林碳票发行

海南研学游:是景区也是课堂,是旅游更是教育

当景区遇上研学,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能学到什么?如何能实现寓学于游?海南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研学不仅是“旅游+”,更是“教育+”。李冬林表示,研学并非走马观花,不是到旅游景点打卡,而要有清晰的目标、主题、内容,还要有成果。该园区将继续深入挖掘研学产品应有的教育意蕴 Continue reading 海南研学游:是景区也是课堂,是旅游更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