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谁来种地?是机器人还是新农人?听听这场未来农业大会讨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78/208篇)

田间的信息,人不用到现场也可以实时获得;用无人机去给农作物喷药,只需要在有病虫的地方喷洒农药,在无病虫的地方不喷洒农药……

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给我们描绘的农业发展的新场景。无疑,当下农业发展的热词是“新农人”“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

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11月21日,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农村双创与科技分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

以后谁来种地?是机器人还是新农人?听听这场未来农业大会讨
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农村双创与科技分论坛活动现场。

论坛现场,我国农业科技专家代表、来自全国的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代表、互联网电商平台公司负责人与高校师生就“未来谁来种地”、科技改变农业、“互联网 科技”推进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同台互动交流。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表示,当前乡村振兴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新农村对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农村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此次我们搭建平台,共商农村双创,共话农业未来,就是为更多新农人提供科技支撑、政策支持、产业扶持,凝聚智慧助力农村双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晔介绍,2019年全国返乡入乡人员达到850万人,有3100万人在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亿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超过了8500亿元,不少双创主体返乡入乡发展直播带货等服务,带领农户参与致富。

“新农人”是掌握着知识、技术、市场等资源、具备高素质的新型涉农主体,比如下乡创业的城里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投身农村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等。与会专家称,农业早已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未来一定是一、二、三产的融合,经营主体、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

在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陈剑平更是指出,“如果农业不赚钱,说明你的发展规模小,没有现代的理念”。可见,拥有现代理念是当下新农人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业经营人才,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牢筑人才支撑的核心。

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善金,也是此次来到论坛现场的新农人代表。从南京农大毕业后,他瞄准稀缺的蛋鸽市场,开始了鸽子养殖创业。培育新品种,提高产能,在徐善金的带动下,当地的乳鸽产业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徐善金开始打造“公司 返乡创业青年 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他把自己公司培育的蛋鸽新品种推广给大家,回收他们的产品进入公司的线上、线下的平台,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的销售和深加工

像徐善金一样的新农人应该在哪些方向发力,助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认为,新农人首先要引领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带动科学种养,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当然,新农人还需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生产经营体系,拓展市场营销渠道,推动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更有效率进入市场终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农人要为农业农村发展引入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先进要素,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农业、农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素。”

如何破解“谁来种地”的农业发展难题,程国强现场还分享了四川崇州探索的农业共赢制,“他们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全市耕地面积达到70%”。此外,还通过院校地企共建科研基地,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科技人才就地孵化;北京好多的艺术人才、设计人才也常驻到郊区的乡村,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融合产业,也促进了乡村发展。

以后谁来种地?是机器人还是新农人?听听这场未来农业大会讨
南京农业大学聘任乡村振兴长期观察网络观察员。

澎湃新闻了解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农人”成为首批由南京农业大学聘任的乡村振兴长期观察网络观察员。

据乡村振兴长期观察网络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俞建飞介绍,乡村振兴长期观察网络旨在通过选择一批没有明星光环的“非典型”村庄作为长期观察点,以乡村基层干部、农村“双创”者、家庭农场主和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观察员,对各地乡村进行长期跟踪,了解三农政策落地情况,反映乡村民情民意,为三农政策和农业产业研究提供真实的一手材料,开展农情和科普教育等活动。

江西农业迈向“以机代人”时代

11月16日,来自全国20多家农业机械厂的师傅,集聚江西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万亩稻田里,轮番上演无人机插秧、无人机收割稻子、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种油菜……智能农机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众拍手叫绝。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装了传感器、液压控制、智能控制主机等硬件的农机装备,在北斗导航系统(BD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控制软件系统的帮助下,不但可以无人驾驶,还能按照规划好的作业路径转弯、调头,实现自主作业。借助智能农机装备,农民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全部农活。“公司的11450亩稻田,只用了26个职业农民就将所有的农活干完。”智慧大田公司负责人相东说。与传统耕种相比,智慧农场通过信息化、物联网、机械化等技术,在生产种植中实现了全程数字化。

农业要强,农业智能装备必须强。“此次智能农业装备演示,充分展现了江西省农业从‘以机换牛’时代向‘以机代人’时代的迈进,也是我省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一次集中展示。”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负责人称。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