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地只有我国的1.3%,荷兰农业凭什么能创造奇迹?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6.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第65/208篇)

说到世界高科技农业,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美国的机械化农业、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以及日本的精细农业。但在欧洲,有一个面积仅有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的“小国”,但其农产品出口量却仅次于美国,高居全球第2位——这个“小国”就是荷兰,世界农业传奇的又一缔造者。

农业用地只有我国的1.3%,荷兰农业凭什么能创造奇迹?

▲▲A.世界中的荷兰;B.现代荷兰的版图

农业用地只有我国的1.3%,荷兰农业凭什么能创造奇迹?

▲▲迈向现代化的荷兰农业:通过电子设备控制大型农业机器,进而实现精细工作

而在农业发展史上,荷兰农业远没有我国起步早。荷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63年,发展农业的时间不过区区557年,而我国农业有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历史(包括原始农业),比荷兰农业的起跑线超前了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在农业赛道上,起步晚的荷兰农业凭什么会把我国农业甩下几条街呢?荷兰农业创造奇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首先,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荷兰农业到底有多“彪悍”

单从地形与气候上看,荷兰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并不充足,国土面积的26%比海平面还要低,整个国家海拔最高处也不过321米,荷兰人不得不大规模修建海堤来保护土地。此外,荷兰的纬度与我国的漠河相近,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想要种植大规模的蔬菜花瓜果,只能靠人工建造的温室大棚。

温室农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高达16.5万亩,占全世界温室总面积的25%。在荷兰西部农业区,60%的玻璃温室用于花卉的栽培与生产,另外40%用于生产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农业用地只有我国的1.3%,荷兰农业凭什么能创造奇迹?

▲▲上图是荷兰随处可见的玻璃温室,种出的西红柿产量高、品质好

也正因为如此,荷兰人笃信“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God created the world, but the Dutch made Holland)”这样一句话。有的专家甚至认为荷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荷兰人亲手创造的——围海造田,风车排水、围城堤地等著名案例都成了荷兰引以为傲的宣传名片。

荷兰的农业用地只有1.7万平方公里(我国有126万平方公里),但却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和第二。西红柿、洋葱、土豆等出口量常年位于世界第1位,同时荷兰也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花卉和蘑菇生产国。在世界花卉出口贸易中,每3朵花就有2朵是来自于荷兰的温室。此外,荷兰每年的农业净出口额高达300多亿美元,86%的蔬菜都会销往世界各地。

农业用地只有我国的1.3%,荷兰农业凭什么能创造奇迹?

▲▲安全可靠的蔬菜生产及采收过程

在2018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再创新高,达到了惊人的903亿欧元,其中花卉出口额约有50亿欧元,占全世界市场的43%,位居世界首位。没有工业化的生产管理很难达到如此高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荷兰农业也被视为现代工厂化农业的典范,在整个亚洲恐怕也只有以色列能够与之相比了。

荷兰农业的独门秘籍:模块化与人工环境控制技术

仔细分析世界农业科技强国不难发现,美国采用了大农场模式,法国的是产业链模式,日本则是六产模式,荷兰当然也有自己的农业模式——模块化

荷兰的农业专家非常注重根据特定的生态背景来开发当地的农业潜力,比如格罗宁根以种植土豆为主,德伦特以洋葱、西红柿为主,弗里斯兰以黑白花奶牛和广阔的草场而闻名,沿海地区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渔业

在合适的土地种植合适的作物,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农业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但荷兰的模块化农业更加充满科技感。比如在玻璃温室的环境控制方面,荷兰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光照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二氧化碳的补充系统以及机械化采摘和监测系统。就连以色列一直引以为傲的智能化节水农业,在这里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此外,荷兰还有着世界一流的人工环境控制技术。通过电子传感器可以实时控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时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总之就是想尽办法使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下。不仅如此,荷兰人营造人工生态圈的技术也达到了超高的水准。所谓人工生态圈,就是通过人为操控达到闭环的生态模式,比如农产品的生产与昆虫、微生物的饲养,奶牛等畜禽的养殖与有机肥的制作等。

在农产品收获的时候,规格大小质量都会经过层层筛选,选优去劣,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够达到出口的标准。

农业合作社,荷兰农业的强有力推手

与很多欧洲国家一样,荷兰家庭农场的规模比较小,但是农业合作社却非常多,比如农产品加工合作社、供应合作社、销售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售后服务合作社等等,其运营模式与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很大不同。

以家庭为单位变成以合作社为单位,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就是专业化更强,特定类型的合作社只负责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产品从种苗栽培、种植、技术管理到收购、分拣、销售等环节不存在信息与技术方面的闭塞。合作社为每一位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这无异于提高了荷兰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荷兰农业合作社的历史有150多年。我国的农业合作社也越来越多,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农民的合作文化和合作契约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国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能够广泛借鉴荷兰的专业合作社模式,那么我国传统的分散式农业必将迎来新的爆发。

另外,我国目前的农民合作社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在品种改良、技术提升、标准化种植、品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而且我国的合作社大多数以传统的小农户为主,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想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农业智能设备并不现实。最终,这项任务还需要交给那些懂专业技术的年轻人。

荷兰独特的农产品分销模式

即便有大量优质的农产品,缺少科学合理的分销模式,也难以将农产品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荷兰主要有三种机制来决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首先就是拍卖。千万不要以为拍卖的只有古董和文物,美国阿拉斯加的帝王蟹可以拍卖,日本捕捞的远洋蓝鳍金枪鱼也可以拍卖,我国的野生大黄鱼也有过拍卖的案例。通过拍卖的方式,可以将那些具有优质、稀缺属性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荷兰的农产品向来以优质闻名,自然也有很多收购商前去竞价,比如荷兰出口的的花卉有80%以上都是以拍卖的方式进行交易的。

第2种分销模式是农民合作社的集体议价,显然个体农户是没有与市场价格谈判的能力的,但是一旦形成种植或养殖规模,价格就很容易控制。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团体组织,由于农产品规模大、产量多,谈判的砝码也就越有分量。最后一种就是由合作社成立一体化的集团,进行内部收购。

这些分销模式相对于我国农业而言都比较超前。在我国,农民种出了粮食作物会集中卖给镇上的收购商,种植的蔬菜则会在村镇的小型集市上流通,规模较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会选择销售给附近蔬菜批发市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兴起,很多农产品还走起了网络销售渠道。

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的销售虽然也不乏亮点,但过于分散,区域碎片化明显,荷兰的集中分销模式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