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开幕,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10.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第64/132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开幕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胡璐、于文静)为了推动遗产地之间开展多样化自主互动,支持构建机制化的交流平台,共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和水平,我国将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省青田县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开幕,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这是记者12日在农业农村部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介绍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中方倡议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希望倡导搭建多边合作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时推动各方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播和传承达成共识,并丰富乡村振兴的要义内涵,促进互鉴农耕文明的传播传承。

据了解,本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有关国家、区域、国际组织、学界等,探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粮食系统韧性、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改善等重要议题。

大会举办地青田地处浙南山区,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生态系统。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表示,大会将突出传播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精心组织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农产品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展等活动,以图片、视频、实物以及民族表演等形式,展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新成果。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即将开幕,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现象】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认定我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的积极响应者、参与者、贡献者,中国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为这一新遗产类型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贡献了中国智慧。

【点评】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农业文化遗产,对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以精耕细作和生态循环为特征的农耕体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年来,经过考察认定,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稳步增加,涉及的农业品类不断丰富,生态类型更加多样,区域和民族分布持续优化。比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我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是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精耕细作、集雨保墒、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仅保留了丰富的传统作物品种,也创造了独特的山地梯田景观,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更好传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往往在种质资源保护、文化传承、景观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比如,在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遗产地,采茶、加工、交易、茶庄园旅游红火,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茶产业;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独具魅力。推进活化利用,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持续挖掘放大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定能将农业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群众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保护者。让群众在保护中受益,才能提高其保护积极性、主动性。当前,有的地方将遗产地作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推介,开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项目,带动食宿行游购娱等各环节增值;有的地方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的激励机制,让参与保护的乡亲尝到更多甜头,获得良好收益。联合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努力将遗产地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价值,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才能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持续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我们一定能让农业文化遗产持续焕发新活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