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常州武进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为2023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301/483篇)

威海市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威海市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常州武进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齐鲁壹点】10月2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于明伟、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谷娥、高新区田村小学校长林秀芳介绍《威海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0年9月,威海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威海市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研”,完成了《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思考—威海市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调研报告》。这个报告充分摸清和梳理了威海市劳动教育的基本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个文件的要求,威海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威海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下一步威海市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的政策设计,是实施好劳动教育的制度基础和行动指南。

《实施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目标要求

工作目标要求: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建成一批优秀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造就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培养目标要求: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突出七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每学年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设立集体劳动周(或每月设立劳动日)。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做好融合学科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的培养。

二是积极探索体现问题驱动、知行合一、实践体验、感悟创新的劳动教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三是通过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实践活动。

四是研制具有威海特色的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和实践指导手册。《实施方案》中制定了《威海市中小学生劳动任务建议清单》,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4个学段,包括校内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共列举了78项劳动教育活动项目;市、区市两级教研部门将分学段、分场域研制编写《威海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五是加快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市、区市教研部门要配备至少1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各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任教师,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担任中小学劳动教育外聘实践指导教师。

六是健全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中小学校要全面客观记录校内外劳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区市和学校要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智慧教育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中小学学科考试命题包括中考要逐年增加真实情景中劳动能力考查的试题比例。

七是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要牵头统筹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农村地区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城区学校可与乡村学校联盟。《实施方案》还制定了《威海市中小学校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标准(试行》,为建设、遴选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标准。

保障措施

为确保两个目标的实现和七项任务的完成,《方案》明确了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研部门和中小学学校要提高劳动教育站位,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专业研究和精细实施。

二是通过培育先进典型、开展成果展示、课题成果交流等形式,强化示范引领和宣传推广。

三是做好安全保障。各区市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学校层面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教育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五是加强督导考核。将区市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本级政府(管委)教育履职评价,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引领学校扎实推动劳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水平。

常州武进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常州日报-常州网】金秋十月,稻谷饱满,瓜果飘香。11日,在武进区前黄镇首届“稻米文化节”上,前黄中心小学、寨桥小学、寨桥初中的学生代表们,通过绘画、插花、美食义卖,体味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记者从武进区教育局了解到,2018年以来,全区中小学通过打造完善的劳动课程、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统筹便捷的社会资源等方式,深入推动劳动教育。该区还将开展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表彰优秀老师和学生,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学生常态参与劳动实践的浓厚氛围。

威海市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常州武进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优化课程建设,深化劳动教育内涵

自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以来,武进各中小学、幼儿园积极打造主题活动场,构建生态新课程。

大蒜、薄荷、吊兰、草莓……各式蔬果成就了武进实验小学分校别具一格的蔬果阳台。“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我们通过开发‘种植 ’课程,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校长霍晓玲介绍,学校将种植与各学科进行跨学科统整,并将课程主题化、系统化实施。低年级语文课串起绘本、科普、童书、诗歌,形成植物系列主题阅读,让学生体验种植与阅读相结合带来的乐趣;中年级整合语文、科学学科,引导学生观察并写下蔬果的生长日记;五年级学习“统计”,孩子们在数学老师的带领下种植大蒜并测量统计,让原本理性的章节变得趣味盎然。

星河实验小学校园内有个“星星农场”,学校通过“进阶式劳动课程群”的建构与实践,设计“我与小苗共成长”主题课程,以“劳动教育 成长教育”的方式展开,涵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学生在常态化生产性劳动实践中,感受生命成长的艰辛历程,感怀农民种植的不易, 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副校长姚君丹说。

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劳动教育途径

周四下午4∶40-5∶40,洛阳初中课后服务第一时段,20多名农耕社团的学生来到校园“阳光农场”。新学期播下的青菜、白菜、番薯种子已破土而出,孩子们每周锄草、浇水、养护。“农耕体验让我掌握了不少新技能。”八(7)班的熊锦博同学七年级就加入农耕社团,一年多的“小农夫”体验让他成就感满满,“回到老家后,还帮爷爷下地施肥呢。”

指导老师陆平介绍,农耕社团开设于2019年,虽是新社团却备受学生欢迎,每次纳新分分钟报满。社团每学期开展10多次的主题活动,晴天进行果蔬种植、农耕体验;雨天前往农耕文化馆活动,馆内由农耕文化实物区和民俗文化演绎区组成,学生深入了解农耕文明进程、农民生活演变。

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部分学生手下,常州新运河上的11座代表性桥梁,有了完美“复刻”版。他们利用胶水、雪糕棒、ABS塑料板材等工具,将龙城大桥、钟楼大桥、东方大桥进行了等比例还原。“搭建桥梁模型是一个综合项目,整个过程涉及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物化能力等方方面面。这样的通用技术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还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创造性劳动的快乐。”省前中课程教学处处长郝干伟说。

统筹社会资源,家校共育劳动新模式

整合家校社资源,向校外积极拓展,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更优渥的条件。去年下学期开始,在武进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区初、高中将劳技实践、通用技术课开到了太湖湾劳动教育基地。

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天半的实践体验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智创未来、非常打印、烙画、堆花团子16门课程涵盖科创、生活、非遗等类别,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秉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教育原则,武进区机关幼儿园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制定生活能力发展目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仪表整理小明星”“自主用餐小达人”“值日服务小模范”等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幼儿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培养生活好习惯。该园还强化家园纽带,倡议幼儿每天参与家庭劳动,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副园长戚清波表示,劳动教育课程倡导教育与生活相融,打破学校壁垒,教育延伸家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点击这里免费下载 热点创业项目及研学劳动教育资料